隆万之变 - 187家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午,魏广德和诸大绶、陶大临还有金达,就在陈瑾等人的带领下在翰林院里转了一圈。
    确实如他们所言,不少学士的公房都是大门紧闭着,他们都去其他衙门上值去了,也就是编修、检讨一类低级官员,还有五经博士、典籍、侍书、待诏这些不入流小官在值。
    晚上放衙后, 魏广德从翰林院出来,又和下午认识的翰林院官员一起赴宴。
    京城饮食行业的繁华,很大程度上也是因此带来的,官员直接的应酬活动极多,之前魏广德就又发现,官员下值放衙后常三三两两外出找个酒馆吃喝, 谈些私事公事, 反倒是在衙门里说的不多。
    这顿饭也算是翰林院的接风宴了,都是在翰林院领俸禄的官员都有参加,倒是很热闹。
    京城有严格的夜禁制度,酒宴也是早早的就结束,就算如此,魏广德回到九江会馆的时候,已经是华灯初上,一路上稍微过了一点时辰,还好已经进了坊市才没有被拦在外面、
    回到会馆的时候,劳堪等人都已经回来了,他们还看着时间,怎么魏广德这么晚了都没回来,担心他被夜禁拦住。
    四个进士今天都是第一天去衙门,魏广德和张科都是独自一人前往, 劳堪和夏可范还算有伴,于是几个人又说了说在衙门里的情况。
    回到自己屋里,魏广德叫来张吉, “你明天抽空再去牙行问问,买家是否愿意降价。”
    “老爷,要不咱们问问其他宅子吧, 南熏坊那宅子位置好,买家把价也咬得死,怕是不容易降下来。”
    张吉苦着脸说道,他都跑了好几次了,一点效果也没有。
    “下次过去你再争取下,不行就答应了,那院子少爷要了。”
    这次吃饭的地方在内城,魏广德也才知道他们这些翰林院的官儿,大多都在内城居住,只有少数是自己的宅子,大多都是租住的房子。
    不过魏广德可不想租房子住,这可是京城的房子啊,后世想买都买不到,外地户口限购,现在倒是没这要求,魏广德打算还是在京城把宅子买下来,就算以后外放, 大不了再挂出去或者租出去。
    那院子价格虽然贵,可确实有贵的道理,不过魏广德看重的还是位置。
    接下来魏广德就要考虑上午听到的那个事儿了,由不得他不认真对待,此事稍有差池怕就是大祸临头,魏广德可不想死的不明不白。
    不过到这个时候,魏广德的短板也出来了,他搞不清楚大明朝对外贸易是怎么会事儿。
    以前在南方,他很清楚海贸就一直没断过,大部分商人都在做着和海贸有关的生意,赚钱。
    但是在官面上又是什么情况,魏广德还真不知道。
    算了,不想了,明天去翰林院上值,就先找找资料查查,看看现在大明的海贸是怎么做的,能引来这么大的倭乱,真不知道那些沿海官府到底干了什么。
    第二天一大早,魏广德就赶到翰林院上值,在大门口点卯册上签好名字就走了进去。
    魏广德先回自己的公房坐了会儿,书吏芦布送来茶水。
    没坐太久,魏广德就去了翰林院的藏书阁,找到关于海贸的资料。
    前朝和建国之初的资料他查的并不多,而是主要查找从弘治朝到现在关于市舶司的记载,特别是朝廷对市舶司下达的旨意。
    在藏书阁忙活了半天,资料太多了,还好看守藏书阁的书吏帮忙也只找到最近三十年的资料文献。
    好在翰林院做的就是这个,朝廷所有对外的诏旨、奏疏等在翰林院都有收藏,毕竟要修史,缺这些可做不好。
    让书吏把找到的资料送到自己公房,现在魏广德还没安排,正好有空余时间做这些事儿。
    至于他上值第二天就把藏书阁闹得天翻地覆,其他人怎么看,他也管不得了,先把会试卷子留下的隐患消弭了再说。
    不过这一查资料到是把魏广德看愣了,和他想的完全不一样。
    之前,魏广德一直以为倭寇就是贪图财货才跑到大明沿海进行抢掠,这其实也是内地卫所大多数的看法。
    毕竟是海盗,不是为了财谁会做刀口舔血的生意。
    可现在魏广德看到的情况有点超乎自己的想象,大明朝的海贸这块和后世差距有点大了。
    明初,太祖确实有明令片板不许入海,只是在后来大明朝和周边藩属国有了来往,不管是大明派人宣谕还是各国使团来到大明朝拜所需耗费也是极大,所以大多会带上本地商品进行贸易。
    古代的出行成本很高,这个魏广德很理解。
    好吧,由此才拉开了大明朝和外洋之间的贸易。
    其实,准确说应该是恢复了海贸,毕竟在大明之前华夏产品就已经大踏步走出国门远销海外。
    大明朝廷设立的“市舶司”其实本质上就是为了服务于这种朝贡性质的贸易而建立起来,魏广德分析了下,市舶司的职权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掌朝贡之事,有点鸿胪寺的味道;二是禁止私人做海外贸易;三则是掌控外国朝贡使节随朝贡带来的贸易货物的征榷与贸易事宜。
    之所以市舶司要管朝贡,魏广德想来应该是这个时候来大明的外国使节都是以坐船为主,大明对外通商有严格规定。
    市舶司设有三处,分别是广州市舶司,泉州市舶司和宁波市舶司。
    广州市舶司专为占城﹑暹罗﹑满剌加﹑真腊等东南亚诸国朝贡而设;泉州市舶司专为琉球朝贡而设;宁波原本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不过在这里的市舶司却成为了专为日本朝贡而设。
    之后的事情,魏广德也没去管,文献资料他都没找,直接翻最近几十年的变化,然后他就看到了嘉靖二年宁波争贡事件的奏折及之后嘉靖皇帝罢革提督市舶司镇守太监的旨意。
    虽然不清楚具体原因,但是魏广德也能想到,市舶司怕是被那些会钻营的官员玩烂了,特别是市舶司是镇守太监掌控的情况下。
    海贸多赚钱,怕也只有内地官员不懂。
    如果魏广德是纯土著的话,肯定也不懂,只会以为就是普通商人做的那种生意,有赚又亏。
    确实,海贸风险大,有天灾更有人祸,不过如果一帆风顺的话那利润就很客观了。
    日本两个大名为了朝贡贸易,不约而同来到大明,然后因为争执谁能代表日本居然在宁波城里大动刀兵。
    虽然魏广德怀疑地方上报资料是否属实,但是想来或许会有隐瞒一些事由在其中,但是大的方面还是不会差。
    两个大名争相朝贡,这说明什么,还不明显吗?
    朝贡贸易有巨大的利益在其中,所以才会让日本的大名趋之若鹜。
    只是可惜,因为这件事,嘉靖皇帝罢了宁波、泉州两个市舶司的镇守太监,剩余的广州市舶司也在不久后被罢去。
    市舶司依旧存在,只是镇守太监没有了,市舶司有提举继续负责。
    这个时期的市舶司只有接待朝贡使团的工作,不在进行朝贡贸易,不许使团带来贸易的物资。
    不过之后,因为无法进行朝贡贸易,周边各国前来朝贡的使团锐减。
    魏广德陷入沉思,市舶司这个衙门是接待朝贡为主,朝贡贸易只是一个辅助业务,而且到现在,朝贡贸易已经完全停止了。
    那现在朝堂上争论的桑稻之争又是怎么会事儿?
    还有那天温应禄直言通过市舶司赚钱,既然都停了,难道......
    魏广德忽然想到一个可能,那就是朝廷,或者内廷又悄悄把朝贡贸易搞起来了,只是没有明着说解除之前的禁令。
    想到这种可能,魏广德又寻思这么做的原因。
    好吧,其实理由还是很多的。
    现在江南倭乱闹得很厉害,而倭乱起于市舶,似乎成为现在朝堂共识,至少就算不这么认为的官员也不愿意在这个问题上发言。
    所以,恢复市舶司贸易的功能,就只能悄悄做而不能大张旗鼓的做下去。
    至于恢复市舶的理由,好吧,魏广德都不用猜也能知道,肯定是内廷也为嘉靖皇帝修炼的巨大耗费拖垮了,只能想办法捞钱。
    内廷能够捞钱的法子不多,而且大多都在文官眼皮子底下,稍有过火可能就会遭到弹劾。
    嘉靖皇帝对内廷太监很严厉,这个京城老百姓都这么说,魏广德自然也听到过这个说法。
    既不触动文官集团的利益,又能捞银子的办法,似乎也只有那个近乎垄断的对外贸易可以达到了。
    就算太监们不参与市舶司进行对外贸易,那些沿海的官绅家族也会进行走私,从中赚一笔银子。
    对于在朝堂上的大臣来说,或许一开始并没有注意到海贸的巨大价值,所以只要不是明抢官绅家族,只是偷偷和夷人做生意,倒是没有触犯到他们的底限,自然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太监主导的市舶贸易也许获利惊人,现在的文官集团也发现了市舶司的巨大利益,他们想要从内廷手上分一杯羹?
    所以,开始想要把市舶司的生意拿上台面来说?
    翻完近些年朝廷对市舶司的条陈和旨意,魏广德得出一个结论,朝廷一直有意无意在弱化市舶司的存在。
    但是现在朝廷却公然讨论增加丝绸、瓷器等产品的贸易赚钱,显然不合情理。
    如果以上推测属实的话,那么这个会损害内廷利益的事儿为什么会被摆到台面上?
    魏广德还是觉得不合情理,除非就是内廷意识到蛋糕太大,自己吃不下,需要外廷协助分担?
    不过魏广德随即否认了这种可能,谁会嫌钱多?
    那么,只有一种可能会让他们赚钱,那就是有人要阻止他们的贸易行为。
    市舶司进行的生意,本质上会损害沿海走私商人的利益,他们在朝中的人肯定会设法阻挠,然后内廷选择干脆和外廷的掌权势力合作碾压他们?
    魏广德拍着脑袋想出一个自以为能解释的通的理由来,其实只要确定官方是否有人参与到了贸易中,就可以得出上述猜测对还是不对来。
    不过,对于魏广德这样的新兵蛋子来说,他能找谁问?
    谁又会搭理他?
    明面上都没有海外贸易了,那怎么朝堂上还可以进行大肆讨论,真是见了鬼了。
    在翰林院呆到下值,今天没人组织酒局,魏广德早早的就坐车回九江会馆。
    “昨晚和你说的那事儿你去没有?”
    马车上,魏广德开口问张吉今天白天有没有再去和那房主谈价钱。
    “少爷,我去过了,那家还是不愿意降价,要就只能给一千五百两银子了。”
    张吉哭丧着脸说道。
    “什么表情。”
    看到张吉这幅表情,魏广德就觉得好笑,“不降价就不降价,少爷又不是没钱,明天你去和牙行的人说,房子我要了,定时间把契约签了,让牙行的人尽快给我去官府报备。”
    魏广德摇摇头笑道。
    “真要买?”
    张吉还想阻止,虽然自家少爷有钱,可真没必要在这上面砸这么多钱,几百两银子的大院子内城里也有,只是稍微远了一点。
    “别说了,那院子其实还是不错的,劳堪不是说了吗?里面的东西可都是好东西,人家也不是漫天要价。”
    魏广德不想让张吉说下去了,他决心以下,就不容张吉在出言阻止。
    马车回到九江会馆,魏广德刚进大堂,就有掌柜的过来笑道:“魏大人,汇通商行林茂林二爷过来求见,说带了令尊的书信。”
    “嗯?”
    魏广德一愣,随即想到这信可能是家里得知自己殿试成绩后发出来的,自己寄出去的信,这会儿到没到九江都还说不清楚。
    向掌柜道了句谢,就跟着他去了旁边一张桌子,林茂这会儿正等在那里,看到魏广德进来立即起身拱手行礼。
    林茂,魏广德认识,他是林家老二,长期坐镇京城这边,当初魏广德会试和殿试后,汇通商行可送了他上百两银子的礼物。
    “林老爷,请不要客气,坐,你帮我捎来家书,应该是我感谢你才对。”
    魏广德看到林茂起身立即说话道。
    “不敢当谢字,不过是举手之劳。”
    说这话,林茂待魏广德坐下后,这才坐下,不过看了看大堂里人来人往的,脸上带出一点犹豫之色。
    “有什么不方便吗?”
    魏广德心里奇怪,小声问道。
    “也不是,还请魏大人找个安静的地方最好。”
    说这话,林茂就从怀中摸出一个大信封递给了魏广德。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