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签到开始无敌 - 第十七章 朝堂之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七章 朝堂之上
    “我辈先祖,从中原迁移此地,已有几百年,中原豪族向来看不起我等偏远家族,如今正是守土扩边之时,诸君当奋力前行,光宗耀祖!让中原那帮豪族看看,我等不比他们差!”
    “诺!”
    一百多人齐声喊道。
    “前路漫漫,唯奋力前行,皆为正途。
    需尽人事,方有可能不听天命!一路走好!”
    公孙家主红着眼眶大声喊道。
    这些都是家族的好儿郎,如今为了前途,前去高句丽,我等儿郎与中原相比也不差,却只能去远处搏一个前途。
    众人上马,路边年轻的媳妇和孩子们齐声唱到。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众人皆掩涕而去。
    这一百多人去到高句丽,成为了王山势力的中坚力量。
    待王山势力成熟时,这些人死了一大半,剩下皆成为各自家族的顶梁柱。
    这些既得利益者,也成了后来王山改革的最大拦路虎。
    世上的人没有对和错,只是各自的责任不同罢了。
    这些肩负着家族兴衰的人,注定要为了下一代,下下代奋不顾身。
    ……
    程昱写了表章连带着几箱金银珠宝,进了洛阳。
    裴元绍先带着几箱金银进了张让府邸。
    “王太守果然乃我大汉忠良!”
    张让看完裴元绍的表章后便说道。
    “王太守言此皆关内侯之功,若非关内侯,自然当不了辽东太守,也绝对立不了此功。
    此番过来,太守命我等收集辽东金银珠宝呈与关内侯,还嘱咐我等,必不可忘关内侯提携之恩。”
    张让听到此言心中大喜,心中暗暗想到:“如今我等与何进争锋,世家贵族皆倒向何进,皆因何进为大将军,手中握有兵马,辽东虽远,但此人乃白身,靠我等提携才当上太守,当为我等所用,说不定日后也可为一支奇兵。”
    在汉朝这个讲究出身的社会,一个人的身上打上了印记,一辈子都不会洗刷掉的。
    不然黄巾起义时卢植身为司令,岂能连小黄门左丰索要的贿赂钱也没有,只是自己身为清流,绝对不能向小黄门贿赂。
    要不然自己就会身败名裂,就算进监狱,也不能贿赂宦官。
    洛阳城的大街熙熙攘攘,除却中间的御道没人敢行走,两旁的街道人流如织,载货的牛车,管院的马车,沿街的上铺,摆摊的小贩,将这个四百年都城的繁华展现得淋漓尽致。
    灵帝解除党锢,大赦天下,如今天下人都觉得大汉又将兴盛。
    西汉为汉高祖刘邦所建立,建都长安;东汉为汉光武帝刘秀所建立,建都洛阳。
    中间曾有王莽篡汉自立的新朝。
    汉高祖刘邦虽然出身低微,但是他所建立的汉朝,确实很伟大。
    和秦朝短短几十年的统一不同,汉代早期提倡黄老之学,确实做到了休养生息。
    包括到了汉武帝时独尊儒术,都非常注重百姓的民生。
    秦朝时人口两千万,到了汉代增长到了六千万人。
    汉朝确实是世界上一个伟大的王朝,文景之治后,经济实力直线上升,成为东方第一帝国,与西罗马并称两大帝国。
    而到了汉武帝时期,大汉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到的帝国。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匈奴战败向北狼狈逃遁。
    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
    大汉确立了了世界贸易体系的中心,一直延续到了一千多年后蒙古人的叛乱。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这句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已。
    汉代是第一次主动出击,将一直犯边的匈奴去干的跟流浪狗一样。
    “封狼居胥”是汉代的一个丰碑。
    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歼敌七万人,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3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国境内肯特山),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今蒙古国的宗莫特博克多乌拉山)举行了祭地禅礼,兵锋一直逼至瀚海(贝尔加湖)。
    狼居胥是匈奴的圣山,是匈奴祭拜的地方。
    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
    杀人诛心,不过如此。
    听一听当时匈奴的民歌就知道当时的情景。
    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汉朝以后,再无朝代如此扬眉吐气。
    就算汉末时期,吕布、公孙瓒也都在边疆赫赫有名。
    诸葛亮打南蛮,孙权平山越,曹操北击乌桓,公孙度雄张海外。
    故国恒以弱丧,而汉以强亡。
    即使在国家四分五裂,诸侯割据之际,汉代到了后期仍然吊打四方蛮夷,在军事上一直保持着强势地位,外族根本没有机会染指中原。
    三国时期,任何一个军阀拿出来,也够异族喝一壶。
    平民百姓在这汉代四百年间已经习惯了汉天子刘氏的统治。
    绝大多数人,就算受苦受难,也都觉得天子是好的,只是被手下官员蒙蔽了。
    只要天子发觉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奈何东汉末年的皇帝都是幼年上位,又皆早逝,皇权长期旁落,再大的家业也经不起这一代又又一代的折腾!
    汉代皇帝经过四百年的统治,已经成为了一个神化般的形象,汉皇室一直到了三国末期才真正有人尝试去推翻,曹丕也是搞了禅让,才从汉皇室接过权柄。
    而禅让也是221年,现在才185年,从诸侯讨董的190年开始算起,要历经三十多年的战乱之后才让汉代这个神像崩塌。
    现在的这个黄巾之乱,只是让神像上崩了一道大裂缝而已。
    如果此时有一位中兴之主,想必后面的乱世也不一定会发生。
    乱世也是在汉灵帝刘宏三十多岁死后才发生的,后面的两位皇帝刘协,刘辩都是年少即位。
    主弱臣强,轰轰烈烈的乱世便拉开了序幕。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