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时代之1993 - 第741章,他就是黑暗中的那一束光
正月十二,安长俱乐部。
今天是陶芩结婚的日子,一大早安长俱乐部楼下就停满了各式各样的车子。
其中最让侧目的是一排军绿色吉普。
安长俱乐部张灯结彩,红灯笼、红对联、红贴纸,里里外外都透着一股喜气,仿佛又是一个新年夜。
婚礼现场安排在安长俱乐部8楼最著名的“清樽红烛”中式宴会厅。
“清樽红烛”算是京城最好的中餐厅之一,同时也是俱乐部里最具特色的地方。
主厅中悬有巨幅中式油画“清樽红烛醉长安”,加之各式古典家具、灯饰,一件件名贵的紫檀木屏风以及各种随处可见的珍贵藏品,更将皇家气派和优雅氛围上升到了极致。
中餐厅里可以品尝到精致的粤菜和各地特色菜肴。另外,它还拥有数十间贵宾包间,名字也很有意思:一品、双喜、三元一直到九如、十全……灿烂的中华文化被演绎得多姿多彩,体现着丰富的韵味。
陶芩和新郎的战友们来了,陶家的长辈来了,陶家的朋友来了,还有新郎的家人们也来了。
在宴会厅里,有穿着中山装的老人,也有不怒自威的中年人,而穿着时尚的年轻人更不在少数,这里面有一个算一个,差不多都是这时代的幸运儿。
宴会厅右侧一角,黄鹂问欣欣:“听说他要来?”
欣欣笑问:“你嘴里的“他”是谁?”
黄鹂扫视一圈,“别明知故问,能让我上心的还能是谁?”
欣欣好奇:“上次你被拒绝在客房门外,你还没死心?”
黄鹂挨着她坐下:“陶歌都没死心,我为什么要死心?”
欣欣无力:“你这到底是喜欢张宣?还是和陶姐杠上了?”
黄鹂回答:“都有。”
欣欣提醒:“今天他带了女朋友过来,你悠着点。”
“女朋友?”
黄鹂侧头问:“是谁?米见?”
欣欣摇头,“不是米见,是杜双伶。”
黄鹂所有所思,稍后露出笑意:“有意思。”
早上8点,一身黑色西装的张宣带着杜双伶、同李文栋夫妻和陶歌齐齐现身宴会大厅门口。
今天宴会大厅的明面主角是陶芩和新郎,不过真正核心还是陶显两兄弟,在场各位大佬有百分之70的人是因为这两人才来捧场的。
所以当陶显第一时间看向出现在门口的5人时,全场的目光也跟着望了过来。
众多视线在5人身上慢慢游过,然后不约而同地聚集到了张宣身上。
确实是集中在张宣身上。
李文栋和陶歌出身显赫,在座的人基本都认识两人。
而且抛开显赫的身份不谈,李文栋和陶歌虽然都是极其优秀的人,但如果要同张宣这种白手打拼出来的一比,那这份优秀就会显得略微黯淡。
毕竟张宣现在年纪轻轻就身家百亿。名下有一家商业地产公司。有一家贸易公司,还有一家目前在报纸上出尽了风头的银泰科技。
当然了,对于在座这种级别的大佬看来,三家公司很牛逼不假,可要做到另眼相看还是差了点火候。
不过三家公司不能让大佬们拭目以待,可张宣的另一个辉煌身份却让在座的众人不敢有任何懈怠和忽视。
什么样的文人能无视国界和族群,手下的作品扫遍全世界?受各国人民追捧?
答案是张宣!
这样的文人,中国以前有吗?
答案是没有,张宣是第一个!
手下的作品有多厉害?
短短四年时间为张宣挣得百亿身家就是最好的诠释。
虽然钱在这些大佬眼里不算个事,却可以从侧面证明张宣的才华是何其耀眼!
尤其是世界图书畅销榜前三都是他的作品,这才最恐怖的!
这他娘的古今中外有几人能做到?
不过除了张宣自身的吸引力外,众人看向他的目光还有另一层意思。
这个顶级圈子里的人都或多或少有听到传闻:陶歌和黄鹂都喜欢上了这位年轻的大作家。
如果仅仅是喜欢就算了,关键是喜欢却得不到!
这才离谱,这才要人命,这才让人欲罢不能地生出了探究心里!
要知道陶歌是谁啊?陶歌背后是谁?
同理,黄鹂在哪里工作?黄鹂背后是谁?
还有,陶歌为什么要暂放自己的工作,为他死心塌地做事?
这背后的牵牵绊绊,都让众人诧异、好奇!让众人津津乐道。
要不是碍于这两女背后的关系,恐怕很多人都会拿到明面上来说叨说叨这事。
有一些喜欢黄鹂的年轻男人、或者一些羡慕嫉妒黄鹂长相的年轻女人都不约而同悄悄摸摸在想:这张宣是眼瞎了不成?为什么放着黄鹂这种极品不碰?
要知道黄鹂虽然在追求张宣的这事上表现不尽人意,甚至因为太过主动而减分。可放在圈子里那也是眼高于顶的存在,是极其受欢迎的存在,平时说话做事更是滴水不漏的主。
但就是黄鹂这样一个精明的女人却化身成了恋爱脑,遇到张宣就掉进了坑,真真是让人感慨丛生。
打开宴会大厅走进去。
门里,见过张宣的人还好,没见过的人纷纷眼前一亮:生的不错,有内涵。
都说居移气养移体,地位和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自信、气质和修养。
他自从写出“风声”、“潜伏”、“发条女孩”、“冰与火之歌”和“哈利波特”之后,整个人都显得不一样了。
在漫长的写作过程中,他沉淀了内慧的气质,金钱、名望和社会地位让他举手投之间都充满了自信。
如今就算面对陶显、沪市大老板、京城大老板和米国总统等这种级别的大佬,张宣也是平等交往、随性相谈。
换一句说:张宣还是张宣,可张宣已经不是前生的那个张宣了。除了长相不变外,气质由内而外发生了重大变化。
因为这份变化,一身黑色西装的老男人显得风度翩翩,非常儒雅,跟天生富贵的李文栋走在一起,其神采甚至压过李文栋几分。这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当两人并肩走进来时,全场的目光都汇聚在张宣身上,完全被他的气质吸了去。
甚至在不同人眼里,大家从张宣身上看到的东西都不一样。
有人从他身上看出了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野望;有人觉得他像一条河,蜿蜒却缠绵;有人从他身上看到了顶天立地的自信;也有人从他眼里看出了波澜不惊,凡事都不能放在心上的沉稳和从容。
还有人从他身上看到了风流多情...
嗯哼,这些当然都是现场每个人的直觉,因人而异的第一观感。
其他人是什么观感,老男人不知道。反正到了这个层次,他已经不会把“我很难相处”的面容露给大家看,露给大家看的,永远都是随性、和气、以及微笑。
陶家大伯母看看张宣,再看看陶歌,小声问陶母:“外面相传的陶歌这事可是真的?”
陶母很无奈:“十有八九是真的。”
陶家大伯母熠熠生辉地望着张宣:“这人不错,配得上陶歌。”
知道嫂子的意思,陶母微微摇头:“没用,从小看到大,陶歌的性子你还不知道么?
如果仅仅是喜欢,估计还会去抢;可对张宣的好感超过喜欢时,就不会再去抢了,你看她现在躲到英国不回来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陶家大伯母的目光从张宣、陶歌身上移动,移到了杜双伶身上,又问:“这是他女朋友?叫什么?”
陶母说是:“叫杜双伶,一个极其聪明的姑娘。”
听到这份评价,陶家大伯母隔空上上下下、细致地打量一番杜双伶,最后说:“陶歌想从她手里抢人有难度。”
陶家大伯母50多了,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她的人生交际,那就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因为家庭原因的关系,她从小就见识到了形形色色的各类人,从小就经历过社会上的各种残酷和高跌起伏,慢慢培养出了识人之能,见识自然不是一般人能比拟的。
陶家大伯母只打一眼:就明白这看似自然圆润的姑娘不是那么好相与的。抛开家庭地位不谈,论套牢男人的手腕、自己那大侄女还不一定比得过,想从其手里抢人有难度。
闻言,陶母点点头:“你和我的印象是一样的。我跟双伶在一起吃过好几次饭,因为陶歌的关系,我也特意留心观察过这姑娘,除了第一次见面有一些紧张外,从没说过一句坏人观感的话,端得住。”
陶家大伯母问:“那陶歌这事你打算怎么处理?”
陶母沉默,良久才说一句话:“她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跟我和当家的有隔阂,如今躲在英国不回来,我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陶家大伯母重新把视线投放到陶歌身上,没做声了。
这边在议论,欣欣那边同样在议论。
欣欣暗暗推推黄鹂胳膊,调侃道:“醒醒,别这样盯着人看,人家可是带了女朋友过来的。”
黄鹂情不自禁地说:“越来越有味道了。”
不过黄鹂接着又问:“你说要是他身边今天站的米见,会是什么效果?”
欣欣偏头揶揄:“你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黄鹂摸着包包说:“你什么时候开始跟我打哑谜了?”
欣欣无语,分析一番说:“如果米见是生在我们这种家庭,没人会生出抢夺张宣的心思。”
黄鹂瘪瘪嘴,非常不满地念叨:“你这家伙!是不是私下里收了米见的好处费?净说些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话?扫兴。”
欣欣乐了,下巴对杜双伶方向小幅度呶呶:“别说米见了,你去跟这位扳扳手腕试试?
能一直稳坐女朋友交椅的人,估计也不是什么善类,有本事你证明给我看。”
这道理黄鹂自然懂,像张宣这样的男人就如同黑暗中的篝火,魅力十足地吸引着无数异性前赴后继。
可这笑眼弯弯的杜双伶却一直能占据大义名分,这么多年的地位没都出现过动摇。要说她是个傻白甜,搁谁也不会信?
离黄鹂不远处的桌子上,也有一堆年轻男人女人在品头论足。
“见到真人了,你们怎么看?”
“能怎么看?闻名不如一见。”
“盛名之下无虚士,难怪黄鹂姐会对他一见钟情。”
“哎哎哎,你们说陶歌和黄鹂以后会不会打起来?”
“应该不会,除非把前面的障碍清除了,两人才有可能来个紫禁城巅峰对决!”
“....”
走进宴会大厅,看到人群中一身红色婚礼服的陶芩,5人也是联袂走了过去,向新郎新娘纷纷送上祝福。
ps:求订阅!求月票!
(说一下,昨天不是还有第三更嘛,三月是更了的,只是审核没通过,理由是涉h。改了几次还是没过,我也不知道啥时候能放出来。要是实在不行,到时候找个机会给大家看。)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