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与初唐之间反复横跳 - 第400章 换飞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便有近一个小时。
    将近一个小时,尽管没有全速飞行,却也足以在骊山到长安之间飞上一个来回,顺便绕着长安城兜上一个大圈子了。
    李二颇为满意。
    不过他也没忘了正事,回到村里,参观过搭建的塑料温棚后,他说起了水电站的事情。
    陈远拍拍脑袋:“赖我赖我,我老以为这事已经做了,那依秦兄的意思,咱们这次搞个多大的,要不直接灞水?”
    李二就猜到是这样。
    不过也理解,毕竟水电站已经修了一个了,村里根本都不缺电,事情一多就给忘了,很正常。
    不过直接灞水还是玩得有点大了,尽管这段时间到处考察发现,灞河上游的确有合适的地方。
    便笑着说道:“别,还是先弄几个小的试试吧,先弄几个小的,积累经验,等时机成熟,上大的。”
    陈远想了想,点头:“也好,直接上大的,一来容易遇到问题,二来发出电来没地方消耗,那就先弄小的吧!
    正好现在秋冬季节枯水,此时修筑水电站再合适不过。”
    李二大笑:“贤弟所言甚是,其实愚兄也是这样想的。”
    说完直接命人拿来特意带来的舆图:“来,贤弟请看,此乃长安地界舆图,愚兄这些天仔细寻觅,发现终南山一代不错。
    终南山一代人烟稀少,多山溪水涧,又有崇山峻岭为依托,乃是绝佳的水电站修筑之所……”
    舆图就是地图。
    尽管作为一个现代人,陈远眼里这东西非常粗糙,他根本都看不懂,但不可否认李二的确很上心,为此做了不少工作。
    陈远也没什么意见,听完说道:“那就暂定终南山吧,回头小弟也去看看,先挑一个,摸索着做,积累经验。”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李二刚走,长乐便忧心忡忡道:“陈大哥,你不会真打算带晋国公夫妇一起上琼州吧?”
    陈远喝着热乎的橙汁:“也不是我要带他们去啊,是晋国公非得缠着要去,况且我还真想去一趟,我想把树给种了,顺便度个假,毕竟那边暖和。”
    说完又抚了抚长乐乌黑靓丽的秀发,笑道:“怎么,担心出事啊?”
    长乐点头:“担心。”
    陈远噗嗤就笑,小肩膀揽过来:“傻丫头,放心,不会出事的,大不了出事的时候我把他们都收了,反正我也摔不死。”
    长乐星眸闪动,仰着小脸:“真的吗?”
    “当然真的,况且我还打算换一架直升机,一架安全得多的直升机。”陈远笑着说道。
    永嘉端着果盘进来,正好听见,便问:“什么直升机,能多安全?”
    “国产的,ac313,ac代表中航工业直升机公司,3,代表三生万物,1,代表技术层次,最后一个3,代表发动机数量。
    换句话说,这款直升机有三个发动机,一个出问题了可以继续飞,两个出问题了还能就近着陆,而绝大多数直升机,就比如咱们之前乘坐的,都是单发动机。
    除此以外,这款直升机飞过高原,飞过高寒,海拔八千米能飞,零下四十度能飞,还有应急漂浮系统,可以水上着陆。”
    直升机事故率高,主要就是发动机,其次是环境。
    而我兔一贯的品格是,能用三台发动机,绝不只用两台发动机,什么高寒高原通通都要安排上。
    毕竟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单位的头头脑脑们什么都不怕,就怕出人命。
    永嘉诧异道:“这么厉害,那之前怎么不买?”
    “对啊,一步到位不好么?”长乐也好奇的问。
    陈远耸耸肩:“当时不知道嘛,况且这玩意可不便宜,得八千万呢!”
    “八千万?”
    尽管从来没把钱当回事,这会姑侄俩还是无比震惊。
    因为还从没买过那么贵的东西,之前的直升机,价格连八千万的十分之一都差一大截。
    时至今日,她们也比较清楚八千万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购买力,可以买到多少东西。
    陈远笑着点头:“对,八千万,可能还打不住,不过这玩意不光安全,还大。
    这是大型民用直升机,最多可以坐二十七个人,差不多是一辆空中客车了。”
    “二十七个人?
    难怪那么贵,这么大,安全性能又好,不贵才奇怪。”
    “是呢,不过这样想出门就容易多了,二十七个人,多很多选择,基本上都能顾得上。”
    “……”
    不出意外,又吃惊了。
    但这显然是个好消息,因为安全不仅仅是乘坐飞机的机身安全,同时也是落地之后走在他乡的人身安全。
    于是刚回来没两天,陈远又出门了。
    这次去希腊,虽然是国产的东西,但还是在外面买比较好。
    这事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好的。
    趁着这个空档,他跑了一趟终南山,确定水电站修建地址,研究确定方案,还小住了两天。
    然后这事就交给一帮时下大唐最顶级的工程师们当练手了。
    反正不是什么大项目,错了好就纠正,实在纠正不了,也没多大损失。
    骊山这边,他也头一次正式踏上骊山。
    课是要讲的。
    不过不算太正式,他只是把所有人都召集起来,用一个上午的时间,借由地球仪望远镜显微镜等辅助教学设备及仪器帮助大家推开了前往新世界的大门。
    剩下村里书院的老师们代劳即可,毕竟这帮人毫无基础,现在需要的不是高深的知识,而是基础启蒙。
    也不用担心老师不够用。
    因为时下的教育制度,就好比国子监,跟现代大学是差不多的。
    老师课很少。
    尤其博士,三五天有没有一堂课都不好说。
    更多的是靠学生自己课后努力。
    不努力也没关系,一旬一考,一月三考,季考岁考,只要有本事能考过,爱怎么玩怎么玩。
    反过来,对不起,打哪来回哪去,你自己都不在乎,我们也没必要在乎。
    就是这样。
    所以完全看得过来。
    这样的情况下,将来其实也不用担心,反正一个月就那么几堂课。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