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之二世皇帝 - 第四百零四章 威压一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多时,许莫负就已经在马背上飞驰起来。
    仁妃的骑术精湛,甚至于有的地方,嬴胡亥感觉自己都比不过她。
    但马镫出现以后,这种差距也就变得可有可无了。
    毕竟,他骑马作战,那是在马背上厮杀,而不是做哪些花里胡哨的动作。
    陌刀所向之处,一切花里胡哨都要化为粪土。
    “一定要注意腰马合一,不要完全把自己的中心压在马鞍上,这样的话战马奔走起来,颠簸的力量就会震荡到你的肺腑之中,所以你要学会用双腿踩踏着马镫。
    身体伴随着战马四蹄飞驰的时候,前后摇动,整个人身体的节奏和战马身体的节奏保持一致,这样的话,奔袭千里,也不会觉得疲惫!”
    仁妃确实是在用心教,但是她看着马背上脸色有些苍白的许莫负,心中忽而生出一个恶毒的念头来,如果许莫负在这个时候坠马身亡,或者说战马受到刺激,飞驰着一头扎进泾河中……
    宣贵妃身上穿着甲胄,比不得皇帝身上那沉重无比的黑龙乌金甲,但却也有一二十斤,这样沉重的甲胄挂在身上,一旦落水……十死无生!
    想到这里,仁妃猛然浑身发颤,下意识的抬头朝着皇帝大帐的方向看了看。
    那边只有刀枪剑戟鲜明的禁军护卫着,看不到皇帝的身影,可仁妃却总觉得有一双无形的眼睛,正在盯着自己,令她不敢逾越雷池半步。
    “那边!到河滩上去!”许莫负忽而喊叫了一声,飞驰的战马擂动大地,四个海碗大的马蹄子,顿时踏碎泥土,卷动灰尘,飞驰了过去。
    仁妃整个人瞬间凉到了底,难道说,她已经看穿自己心中在想什么了吗?
    后宫之中,最聪明的人就是她了!
    一群在泾河边上给战马洗澡的禁军急忙列队,迎接宣贵妃的到来。
    许莫负放慢了战马的速度,挥舞着手,大声吟唱起来了老秦战歌: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将士们在起身打唱,捏起拳头来,敲击在自己肩头的铁甲护肩上,发出异常威武的金铁铿锵声来,喝歌声回荡在泾河畔。
    许莫负按住战马,迎着风,凝视着滚滚流淌的河水,回头的时候,仁妃柳依依的战马也在她身后停住。
    “你是不是在想,如果本宫不幸坠马,摔一个半身不遂,又或者是这战马受惊,疯狂飞驰,再者本宫冲到了泾河中?”
    柳依依脸色大变:“臣妾怎么敢如此恶意诅咒姐姐?”
    许莫负眯着眼,笑了笑,缓缓的说:“那样最好。”
    她拨转马头,战马小跑了起来,柳依依这才陡然明白过来,现在距离皇帝第一次和蒙恬领军北上,生擒假的冒顿,差不多有半年时间了吧?
    许莫负这样聪明的人,遭受过一次纵马飞驰的苦,怎么可能回到咸阳城以后,不认真学习骑术?
    只是,她又是怎么知道自己内心在想什么的?
    难不成她真的能上通天地鬼神,揣测人心中的想法?
    想到这个,柳依依的脸色看起来更加寡白。
    “娘娘?”韩谈驱马远来,拱手拜道:“将士们在河边上抓到了肥鱼,献给陛下,陛下在大帐外炙烤,让娘娘回去享用。”
    柳依依这才回头看了眼韩谈,低声把方才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
    韩谈也很吃紧,但是他却道:“臣这些时间跟在陛下身边,听到陛下说一种推理敌人心理战术的办法,叫做换位思考。”
    “所位置换位思考,就是站在敌人的角度上,把自己假想成敌人,敌人会怎么应对自己,会怎么做。”
    柳依依深深地呼出一口气:“你的意思是说,方才她就已经把自己放在我的位置上来设想,我会怎么做?”
    “必定是如此。”韩谈低声道:“娘娘,奴婢听闻这位宣贵妃,乃是世间少有的聪明人,我们现在还是不要与之交恶的好。”
    “放心吧,我并没有与她交恶的念头, 更况且,这些念头也只不过是在我心头一闪而逝。”
    柳依依沉吟了片刻,又继续说道:“她方才说完就走了,那证明她心中也只是猜想我会这样做,只不过她的身份远超于我,所以才敢直接说出来了。
    更况且,皇帝对她的宠爱,本就比我更多,持宠而娇的事情,偶尔做一两次,反而会令皇帝更加喜欢她。”
    韩谈道:“昔年,先帝尚在的时候,奴婢只不过是一个最普通不过的轮值太监罢了,侍奉在大殿外边足足五年的时间,也只不过是和先帝爷说过两句话而已。
    第一句话是:外边的雨停了吗?
    第二句话是:天下已经安定,为什么风还要吹草木?”
    柳依依惊讶的看着韩谈,随后颔首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现在的显贵,不等同于将来的显贵,现在的卑微,不等同于将来的卑微。”
    韩谈脸上露出笑容来:“奴婢拙劣的智慧,倒是令娘娘见笑了……兵部侍郎和上将军韩信都在那边,陛下与军中诸将,素来不喜欢分尊卑贵贱,娘娘过去以后,稍微应付一下场面,莫要在火堆边上久留。”
    柳依依没有问为什么,只是点头:“明白了!”
    乌氏城!
    一处看起来像是富贵人家的院落中,修建了一片非常高大的土台。
    站在这土台山,诺大的乌氏城,瞬间尽收眼底。
    一个年岁五六十的老翁缓缓地顺着阶梯走到了土台上头,目光远眺全城,各处景致尽收眼底,老翁却忍不住微微的叹了一口气。
    “公子在因何叹息?难不成认定这片区域,即将化作焦土?”一个满脸大胡子的青年缓步走了上来。
    这被称作公子的老翁轻蔑的叹了一口气:“你上来坐什么,你以为我会就此跳下去,自尽于此处吗?”
    “公子说笑了,此间风景甚是美丽,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某家陪你一起观赏,岂非妙哉?”
    老翁轻蔑的笑了笑:“你们已经以我的名义,吸引皇帝发兵前来镇压鸡头山叛乱,现在还不把我转移走,就不怕我死于乱兵之中吗?”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