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残 - 第648章 坐将文教镇藩维(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题乌江亭》
    唐代:杜牧
    ——我是分割线——
    而正当江淮争战正酣之际,在西川腹地的成都平原上,亦是到处兵火横行后留下癞痢一般的疮痍。
    在岷江流域灌溉之下,曾经“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地,经历了冬春之间往复拉锯式鏖战之后,此时也已经变成了处处烽烟,遍地残败与荒废村邑的人间地域。
    更别说曾经环绕成都的名胜之一——锦江春色,也被漂浮和填塞在河道当中的尸骸,还有其他腐败的废弃物,给变成一种不健康的浑浊色。
    而环绕在饱受饥饿与伤病困扰的锦官城外,四面八方的围困大军营盘,却是丝毫不见减少多少;
    只是在凌空环列的诸多旗帜当中,除了最常见“东川”和“高”字旗之外,又多了“山西”“兴元”“忠武”“黄头”等等旗号来。
    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都是在来自天子敕书下,暂时放弃了彼此的嫌隙和争端,相继引兵汇聚到西川境内来,共讨犯上作乱逆党田令孜、陈敬瑄的朝廷兵马。
    因此,除了身为半个地主之谊的东川节度使,兼尚书左仆射、太子少师、特进,开府仪同三司的高仁厚,及其麾下的蜀军主力以外;
    还有左枢密使杨复光、十军都监杨复恭兄弟手中,主要由北上勤王的黄头军和关内各部官军残余,二元构成的散关行营;
    以及忠武八都之变中出奔的四都余部,以王建为首占据了梓州以北数地,并掌握了前山西节度使牛勖,发誓共同进退行事的小团体;
    带着荆军残部寓居兴元境内却突然发难,反客为主的赶走收容自己的山西节度使牛勖,而自表为山西留后的前荆南节度使宋浩。。。。等几方实力派。
    当然了,作为天子亲自出面协调的成果;又经过私底下的串联交涉,施压和权衡,利弊交换与妥协之后,他们也多少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高仁厚本身的加官进爵,统合三川的局面就毋庸赘言了;宋浩也得到了山西留后的诰旨和册书,但讨伐逆党之后才会转为正任旌节。
    王建等人则得到了别设的兴元观察使,剑门防御使等头衔,算是有了安身之地;而不再又颠沛流离之虞。
    宦臣出身的杨氏兄弟,则得到了重整和再编行在护军,以及征发三川之力以充散关行营,并且迎回宰相郑畋执政的相应保证。
    最大的输家无疑就是如今除了一个尚书左仆射头衔,以及不能确保能及时拿到的俸料外,就一无所有的山西“贾帅”牛勖,已经锦官城里的田令孜兄弟一党了。
    因为按照约定,勿论谁先取得先登破城的首功,并且就任了西川旌节之后,都要给其他三家提供足额的劳军和供奉财货。
    然而,虽然大家都在天子的內使面前,达成了临时的和睦和誓约;但是实际各支人马行事起来,还是难免相互擎制和忌惮甚多,也没少在私底下磕磕碰碰的小动作过。
    因此,这场多方围剿西川逆贼的战事,也从初冬一直打到这个春天;经历了无数此的(内部)扯皮与(外在)拉锯之后,才慢腾腾的将西川逆党的活动范围,压缩到这锦官城中。
    在此期间,那些外来助战和客居的官军们,也没少努力放飞自我和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在坚决不给朝廷和行在增添更多负担和麻烦,的强烈主人翁精神和大无畏风格下;
    他们总是屡屡兴兵就食于敌境,或是大索敌寇于民间。也让曾经丰腴富足的成都平原腹地士民百姓们,饱受其恩泽而终日哭天喊地于行在前不绝余耳。
    就在这种凋敝而肃杀的春雨绵连之中。
    已经是兵部左侍郎兼卫尉少卿的张浚,也抱着某种复杂的心情而来到了东川军的营帐当中,见到了因为未曾修剪而变得满脸络腮的高仁厚身前。
    只是作为昔日诛除奸党的同谋和盟友,高仁厚对他却没有多少热忱和亲切的态度。因为,就是这位信誓旦旦要确保杀陈敬瑄于后快;但是又没能阻止行在的秘密换人之议。
    然后,更是他私下提出建议,在东川军不惜一切代价即将全力压上成都城之际;进言引入别镇的人马来一起讨贼,以防有人并有西川的地盘人口之后,重蹈覆辙之虞。
    要只是这样也就罢了。但是后来他更加变本加厉的再说得圣主变更了主张,推翻原本私下相约讨平田陈之后,以西川旌节代东川的允诺。
    又在廷议上突然提出来,因为战事推进迟缓而各军将士心存顾虑的缘故,许以率先攻入成都而执杀田陈二贼者,当为西川旌节之选。
    虽然高仁厚自认不是眷恋权柄之辈,但经过如此反复的失望之后,也不会多么的待见和相信他了,而只有一副公事公办的冷淡和疏远开口道:
    “不知圣主一贯信重的张掌兵,所来何事啊。。”
    “自当是奉圣主口谕而来。。恭喜使君了。。”
    张浚却是不以为意的微笑着展开一卷黄麻帛书,朗声道:
    “圣主曰:高仁厚勤勉王事,可加西川行营招讨制置使,加食一千户。。”
    然而就在宣读了一通相应的封赏,而令高仁厚等人的面容变得稍加好看之后;张浚又展开一份规格略低的白藤纸诏书继续道:
    “兹有行內都将宋文通,于西山护驾救难功大莫焉,别赐国姓,字茂贞;表为西川行营兵马使,邛州刺史,即日率兵往任。。”
    “斯有神策押衙杨守亮,勉于王事,兢兢讨贼,可为行营兵马使;往任蜀州刺史。。。”
    念往这些诏书之后,张浚才缓下声气继续道:
    “如今,南川各州多有不靖,又有逆党窃据其间,是以道路断绝而税贡不至,唯以仰仗使君之力廊清地方了。。”
    随后,在临时召集起来的帐内军议上,
    “此事或许大有可为之处,南方有内线多次传出消息来,说是峡江道的贼军战船并水营,大都不见了踪迹。怕是别往他处去了。。”
    一名幕僚当即道回答道。
    “若是使君能够乘势引兵而下荣、陵、戎、泸水道,兴许便可轻取和光复峡江各州了啊。。”
    “此外,使君如今既得行营招讨名分,那西川十二州岂不是尽皆可以拨乱反正,而予授己任了不是?”
    另一名大将亦是附和道。
    高仁厚不由显出微微心动起来的表情,然而随又面露难色起来。
    “我倒是有心为国分忧,可若是就此分兵南下平定的话,那这蜀都城的攻略又当如何。。一旦为人所争先,岂不是之前的浴血戮力,都要尽为人所做嫁衣了。。”
    “却也无妨的,就看使君看重的是这锦官城的本身得失,还是所代表的西川节镇和旌节么?”
    又有一名幕僚轻声道。
    “这难道二者不是本为一体的事情么。。”
    另一名部将惊问道。
    “这当然二位一体,但也是可以一分为二看待的事情啊。。”
    这名幕僚心有成竹的微微一笑道。
    “如今的蜀都已然是残破不堪,倒是南川各州尚多完好之地。。就算有他人得了这锦官城,难道也足以为日后管控西川之凭么。。关键难道还不是落在田陈二贼身上么。。”
    “倒是使君得了西川招讨的权宜,却是于蜀都以外的地方上大有可为之处,只要西川十一州实得大部,日后难道还有人能凭个空头与招讨相争么。。”
    “无非就是个名实之分尔,然只要地方始终不靖,难道还有人能够撼动招讨职责么。。再者。。。”
    “够了。。此事我亦有所计较了。。”
    高仁厚突然出声打断他道。
    他虽然还依旧忠于朝廷且报效之心不改,但是经过了那么多事情和波折之后,在处事的心思和态度还是有所不一样了。
    而在坐困愁城的成都城中,一身素色布衣而满脸悲天悯人的陈敬瑄,也在对着街市中被召集起来的百姓高声道:
    “我即日就开城放行,令尔辈尽往城外诸垒就食。。若是缺盐之家,亦看了私下往买,不得有禁。。”
    然而,这些面黄肌瘦或是满身浮肿的百姓,却是有些无动于衷或是麻木不仁的态度。也唯有站在左近的还算精壮和气色健康士卒,挥了挥手中的刀枪之后,才发出有气无力应和声。
    随后,前呼后拥的陈敬瑄就穿过许多肃杀清冷的街道,来到了节衙的深处,又屏退了左右对着躺在卧榻上的身影道:
    “大兄,我实在是无计可想了,能用的手段都用过了;就算是散出府内的财帛,也提升不得多少士气了,再如此下去人心易变,怕是有不忍言之事了”
    “那就派人出城去交涉吧,唯有一条。。他人可言降,唯独高氏不得降,不然真就是满门死无樵类了。。”
    看起来满脸病容而身形缩水了一大圈的田令孜,亦是有气无力的摆手厮声道。
    “我这就去办,至少这满城的军民百姓,还有这西川旌节,多少还能派上些用处吧。。”
    陈敬瑄沉重的点头道。
    ——我是投降的分割线——
    而在临近大江出海口的水面上。
    来自淮南的巢湖、高邮、护漕三镇水师的三色旗号,与顺着风潮逆流而上的林立太平水军青旗,尘烟滚滚的鏖战在浪涛激荡、沸扬如汤的宽广水面上。
    “全力的冲,撞上去。。”
    来自昔日明州水师的旧部,相继追随过王郢、张全、钟季文等地方实力派,最后又归附了太平军,因为操船技艺而得以留用、效赎阵前的齐可休,也攀立在船桅上大声怒吼着道。
    “。改头换面,出人头地,就在今朝了。”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