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新帝国 - 第828章固扏己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臣们集体的在午门之外跪求见,这可是崇祯朝少有的大场面,朝中的文武百官,也都无心办公,纷纷的来附近观看或者是加入他们的行列。
    大明官场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重文轻武已经成为了固有的国策,所有的人都认为,武官就是粗鲁武夫,就是他们的门下走狗,只要听他们的安排,就好了。
    皇帝今天这般的折腾,这令许多人担心,皇帝是在找借口给武官们提高地位,让他们压制文官。
    这还得了,朝中的人事任命大权,钱粮大权,还掌握在文官手上,皇帝想这么做,大家是不可能答应,也都不可能配合的,而且皇帝他这样子做,本身就是十分错误的行为,重武轻文哪能有好什么好下场?
    且看当年的大唐帝国,他们就是因为重文重武轻文,结果搞到国破家亡,天下大乱,李氏子孙,被杀了光杀了个绝,而天下的百姓,也都没有一天好日子过。
    这既是为自己,也是为了天下的苍生,所以周延儒等毅然跪了下来,求皇帝改回成命,但是他们在跪了半天以后,也都发现皇帝丝毫没有让步的意思,也没有召见他们的意思,令他们又失望又生气。
    这脸丢的,这腿酸的……。
    不过周延儒不可能他毕竟是大明的首辅,百官之首,既然在这里当众下跪,向皇帝长跪不起亦非好办法,因为这样子膝盖很累,而且也都很丢脸,所以周延儒就规劝其他的人:“诸公暂时回到各部,我等坐下来从长计议。”
    本来众官是一腔的怒火,满腔的热血,想要劝服皇帝,收回藏命的,但是他们折腾了半天,皇帝理都不理他们,鸟都不鸟他们,也令他们意识到,眼前可能是一个死结并不好解。
    如果皇帝坚持不肯退步,他们这样子长跪不起,只会令他们丢脸,因为大臣们也都知道,崇祯皇帝看起来是温文尔雅,事实上他是一个十分固执的人,一旦决定了的事情,谁都无法改变,就是当年,他决定活剐了袁崇焕,砍了熊廷弼,他一旦做了决定,其他的人即使是再反对,也都没有用。
    周廷儒对大家说:“我等今天暂时退让,并不意味着这件事就是定局,我等回阁里共商大计。”
    既然连内阁首辅都这般说了,大家也都觉得,在这里这样跪,非常没面子,有失斯文,丢了脸面,所以他们只好就坡下马,先回去了再说。
    非是我等不忠心,没有热血,而是膝盖不争心,它酸累呀。
    但是这一件事,大臣们绝对是不会答应的,堂堂大明帝国的皇帝,有皇帝不当,居然跑去练兵,这是什么意思?
    崇祯皇帝在禁中演武,他还真不是想想的或者是一时性起玩玩的,而是经过深思熟虑以后的做法,他知道大明皇朝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如果他不能够成功的解决刘家,就意味着他被刘家歼灭,他朱由检就会成为亡国之君。
    现在要对付刘佳唯一的办法,就是使用强大的军事武力把他们无情的剿灭,把他们杀个干净,灭他们的九族,所有追随他们的人,都要一一的铲除,即使杀之不尽,也要贬为贱民,让其万世不得翻身。
    只有这样,才可以震慑那些心怀异志,别有用心的人。
    但是要做到这一步,需要一支强大也有战斗力的军队,目前大明没有这样一支军队,他寄予厚望的几位出色的大将,他们也都没有达到皇帝的愿望,为皇帝做到这些事情,既然这些人都做不到,只好由自己亲自出马了,这也是崇祯皇帝兵行险招的最后一波,如果这一招都不行,也都意味着他的大明要完蛋了。
    当然崇祯皇帝他没有鸟跪在宫门的文武百官,但是他也为此而担心,因为他知道,如果官员们都在这里长跪不起,没有人去办公,朝廷就维持不下去,就成为天下的笑话了。
    所幸者周延儒毕竟是内阁首辅,是一个识大体,以大局为重的人,他劝服了官员们回去,虽然他们声称这件事无法善了,一定会跟皇帝没完,但是皇帝终究是熬过了眼前的这一关。
    那么多官员跪在宫门之前,如果皇帝完全不理会,不闻不问也不是一个事。
    皇帝他在禁中演武,这是他的一种想法,他也准备付付诸实现,而且他是也不是想着玩一玩的,他已经下旨到了洪承畴和杨嗣昌那里,让他调派一批优秀的军官前来到这里报道,为他训练军队。
    崇祯皇帝虽然亲自的在皇宫中练兵,但是他也知道自己毕竟不是从从军的料,没有当过军官,没有带过兵,未必就做的比一名普通的军官好,他所要做的,就是扭转大明,现在这种风气提高武人和当兵的待遇,然后让他们卖力为大明打仗。
    华夏帝国的刘贼为什么这么厉害,这么的强大,这就是因为他们十分的重视武人,十分的重视这些士兵。
    自古以来,所有强大的帝王,都拥有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军队,现在崇祯皇帝国难思良将,他也在考量这方面的问题,也在盼求属于自己的那一支玄甲天兵。
    大明朝廷出现了这样的事情,也都被国安局的人侦查到,迅速的把情报送回到了南方。
    自从许建强收买了聂成玉父子以后,东厂的实力就大大的增强,国安局在京城的人手,受到了致命的打击。
    以前他们基本上是肆无忌惮的在这里活动,在朝廷各部和所有的城门都有他们的密探,但是这些人都被聂成玉父子一一的揪了出来,公开的处死。
    国安局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但是并不意味着就把他们的力量连根的拔起,只是把实力转入了地下,没有以前那么的明目张胆。
    聂家父子是京城的地头蛇,但是这里毕竟是北京城,拥有百万的人口,每天都有数十万的人进进出出,这样巨大的一个城市,不是他小小一个黑帮就完全能够掌控。
    国安局在与对方一系列的交手都失败了以后,也都痛定思痛,他们在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迅速的改变了自己的做事行动方式,他们深藏不露,没有像以前那么的张扬,聂家父子想要拿住他们,也都没那么容易了。
    而且情报局也不是好惹的,他们从外地招来了大量的高手和刺客,对付聂家父子,聂家父子死伤也都极其的惨重,双方也都是伤痕累累。
    这些事情许建强他是心知肚明,他知道刘家父子的厉害,也知道他国安局的厉害,想要彻底的把他们铲除,这也都很困难,能做到眼前这一步,已经是非常的难得了,当然他也都没有放弃过,将华夏军安全局连根拔起的做法,只是他用尽了方法,也都做不到,只能令他感叹,但尽人事,各安天命。
    安全局迅速把这些情报传到了南京方面,传到了刘远桥这里,这可是令刘远桥都为之吃惊。
    刘家能够崛起,自然就是因为大明的腐朽无能,大明腐朽无能,第一就体现在军队没有作战能力,第二就是他官场腐败。
    所以大明虽然看起来是一个巨无霸,是一个巨人,但是只是被他们轻轻的一推,这一个巨人就被他们推倒,就被他们击垮了。
    刘远桥深深的明白,大明所有的优缺点,所以他才能够取得今日之成就,而且他有都十分的庆幸,崇祯皇帝和朝廷中的官员,继续的实行那一套,继续的重文轻武,压制武官,进一步的削减当兵的福利待遇,让他们军队的战斗力更差,根本就无法跟华夏军对抗。
    综合了这些情况,让刘远桥十分乐观地认为,最多只需要三年,他就可以打败大明的主力军队,占领他主要的城市,也就是意味着可以灭掉大明。
    刘家是造大明的反起家的,这也就意味着他们跟大明是无法共存,双方就是你死我活的结果,如果他不能够灭掉大明,就是大明灭掉他们,现在的形势是,华夏帝国一片大好,大明则是日落西山,一天不如一天。
    但是刘远桥也都没有因此而放松自己,因为刘远桥明白一点,大明还是大明,两百多年,其底蕴十分的厚,他可以经过无数次的致命打击,都能够熬过来,而刘家却没有这种底蕴,只怕一次致命的打击,就可以令他们万劫不复。
    崇祯皇帝所采取的这一种措施,可是令刘远桥深以为虑,刘远桥可是明白这一种做法,才是对的,让皇帝在禁中演武,成功练就出一支精兵来,借此扭转朝中重文轻武的风气,提高武将和士兵的待遇,搞不好会令明军的战斗力大大的增强,令他们头痛。
    刘远桥可是知道敌我优劣,知道事情对华夏军不利,所以针对这一件事情,他连夜的召集了所有的高级官员,一起共商大计,希望能够找出一个合理的对策。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