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明世祖 - 第370章:历史的必然性(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见济说的新政策,都是关于税收方面的,也有利于增加国库收入。
    但在原来的历史轨迹上,这两样都是在国家缺钱之时,硬是被逼出来的新政。
    现在大明朝缺钱吗?
    要是缺钱,朱见济现在也不会充满闲情逸致的跟儿子讲话了,也不会把自己三十岁生日的庆典搞得花里胡哨。
    乾圣朝廷是很富裕的。
    而朱见济现在弄这两个,本意也的确是在减少百姓负担。
    农民“破产”,进厂子的确是个好出路。
    而一旦农民选择加入市场,成为市场化洪流中的一滴水珠后,只要不遇到恶意的外来压迫,手里触碰的钱币就会多起来。
    一条鞭法弄起来了,只要他们一次性交满所有税额,其他的就不用再管,朱见济也要讲究朝廷信誉,不会再以别的名义找人要钱。
    从另一种程度上,让地方上打着朝廷旗号,自己收取摊派费和各种杂税的官员没能力再去发财了。
    而大明朝现在的经济模式主要还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要想进一步转型改革,也的确需要更多人加入市场之中。
    金银钱币不是到处都有的,而是通过市场交易得来的。
    想要这东西,就得把农家收成拿出去,变成商品才行。
    这个过程,就叫做农产品的商业化。
    “那摊丁入亩呢?”
    朱佑栎听他爹说完前者,努力消化了其中道理后,又迫切的发问。
    朱见济又是一阵呵呵,“你就没听说过,为父披甲上殿的事?”
    “还是那句话,治理天下的百姓,你得公平公正的对待他们!”
    “天下之事,不患寡而患不均,不应该存在越是有钱,却越是不交税,越是没钱,就越是要交税这种事。”
    “如果我天天带着你的两个弟弟,而对你不管不问,春官高兴吗?”
    朱佑栎立马小脑袋狂摇,“不好!”
    “不能这样!”
    他可是太子,跟其他的皇子,哪怕是同母而生的都不一样,天生的家国责任,天生的父母偏爱,这些都得凝聚在他一人身上。
    这不仅是老师教他的道理,也是朱见济这个当父皇不断对他和他那几个弟弟强调的。
    皇家血脉需要感情来避免一些不好的事情发生,但也不能只依靠感情。
    人心是天底下最靠不住的东西。
    所以朱见济已经在私底下跟老婆老娘说过了,等朱佑桂这些后面的皇子满五岁,就会为他们定好封地,朝廷先去那边做投资,为他们开发一段时间,等皇子年满二十岁之后就要去封国,不允许就在本土,以免让某些家伙来破坏皇家情谊。
    姚广孝这样的人,不能再出现第二个。
    对于皇帝这样的决断,杭太后和皇后王氏都很伤心,但又不得不承认的确需要这么办。
    朱佑栎听到这个消息后,也惊讶于父皇对自己的偏袒,后面看着新出生的皇三子朱佑榆都充满了大哥的爱心。
    在政治上定死了双方地位后,如果朱佑栎面对不可能跟他抢位子的弟弟还抱有戒心,将之视为“和自己争夺父母宠爱”的臭小子,那大明储君就不是早熟,而是心理变态了。
    在朱见济和王氏的疼爱下,朱佑栎有个完美的童年,倒不至于发展成一个纯正冷血的政治生物。
    “现在大明朝钱,被很多人拿去买地了,换个角度看,土地是不是跟财富差不多了?”
    朱佑栎想想,觉得这话说的有道理,于是点了点头。
    当一个物品能够承载大量财富之时,它其实就是“有钱”的另一种模式了。
    就跟后世人一说自己家里有几套房时,别人第一反应就是“你家真有钱”。
    “所以对那些大土地主,大工厂老板,要是不按照规矩去收税,老百姓就不会高兴的。”
    人的不高兴积累久了,总有爆发的一天。
    朱佑栎若有所思,“这跟父皇带我去乡下看那些蒙童上学,是一个道理?”
    有的时候天气好,朱见济会带儿子外出看很多东西,其中就有让小太子去乡下的蒙学馆体验了一天农村小学的生活。
    因为在此之前,朱佑栎问过他爹,为什么每年要花费那么多钱去补贴乡下,让那里的小孩子去读书。
    那也太亏本了,
    朝廷有钱也不能乱花啊!
    他爹不是一直跟他讲不能浪费的吗?
    朱见济笑而不语,第二天就把儿子安排去了京城附近的一所农会学馆之中。
    虽然小太子跟个金雕玉琢的福娃一样,站在一堆灰扑扑的小屁孩之间产生了不同画风,但还是有点效果的。
    起码朱佑栎会一边嫌弃,一边把蒙学馆发下来的,混合了腥味肉沫跟菜叶子的汤皱着眉喝下,而不跟别人抱怨。
    当然了,看出来人身份不同凡响的蒙学馆夫子本来是想给朱佑栎更好待遇,陪着贵人演完这场戏,早点送大佛走人的,可朱见济直接不理他,指使人把馆中一应事物都给朱佑栎招呼了一遍。
    他儿子从小身体就好,被亲爹这么折腾,除了体会到天底下还有这样的生活外,但没出什么问题。
    事后,朱见济就问儿子,除了身份和因身份带来的条件不同,他跟那些孩子有什么区别。
    朱佑栎诚实的摇摇头。
    他才不会去举一些幼稚的例子。
    没了太子的身份和特权,如果他出生在乡下地方,跟那些人的差别不会很大。
    “那你觉得,那些孩子就不配读书吗?”
    朱佑栎抿着嘴又摇头。
    朱见济拍了拍儿子的小肩膀,语重心长的说道,“天下的人都有读书的权利,只是缺了一些钱,让他们难以进学堂罢了。”
    “国库里的钱,都是取之于民的,自然也要用之于民。”
    “大人顾及不了太多,难不成几个小孩子,朝廷就不能帮扶帮扶?”
    什么叫做倒贴钱给人办学堂没收益?
    朝廷执政,能跟做生意一样,还讲究获利多少?
    后面对自己不理解的国家财政支出,朱佑栎也不傻傻的去
    现在被他爹告诉了“公平”在治理国家上的重要性,朱佑栎又想起了这件事。
    “是的是的,你说得对!”朱见济继续鼓励儿子。
    说完这些国事,皇帝又关心起了太子的日常。
    “你姑姑姑父今年进京了,到时候为父把他家那位云中君接进宫,给你当个玩伴。”
    “你比王云要大三四岁,记得不要欺负人,知道吗?”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