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清朝做盐商 - 第三二六章 提前到来的决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董书恒带着警卫团,沿着太行山东侧的通道一路北上。
    再次来到了井陉。并且从此处进入了太行山区。
    此时已经是农历三月底。山上的积雪早已融化,融化的雪水通过山间的溪流汇入大河。
    此时,桃河的河水暴涨再也不像董书恒上次来时那样的温顺。
    这条在华夏排不上名字的河流,此时展现给董书恒的气势却是一往无前的。
    “总统,这条河现在变得好大,年前咱们来的时候,这里看起来就像是条小溪。”潘起亮在一旁说道。
    “是呀,冬天的太行山不是冬眠,而是在积蓄力量,现在到了将这股力量释放出去的时候了。”
    “玉祥,今天有什么最新的消息传来吗?”
    魏玉祥刚刚去与机要通讯员交接了消息,所以董书恒才会这么问他。
    “哦,总统,属下正要跟您汇报呢。”魏玉祥赶忙说道。
    “有几条重要的消息,我先跟您汇报一下。第一条是粤东的羊城已经解围,还好舰队到达的及时,据说米国人准备武装干涉。”
    董书恒听了之后,脸色顿时冷了下来。
    “哼,这些米国老,先让他们逍遥几天,早晚要收拾他们。”董书恒冷哼道。
    “不过,最后他们退缩了,报告上说,当时双方已经炮口对着炮口了。”魏玉祥又补充道。
    “南洋水师做的不错,没有给复兴军丢人。”董书恒点头道。
    “杨司令手中的南路军已经突破了粤东北部的防线。后面已经没有什么像样的清军。接下来就是围剿在羊城外的吴健彰部了。”
    “第二件事情是外交部发来的,英法米联合发了照会,要求南洋衙门就当前清国发生的战争做出说明,表达了他们严重关切的立场。”
    这一点董书恒早已经有心理准备,他很清楚,列强是不会眼睁睁地看着复兴军覆灭满清的。
    只是他们现在也就只能表达关切了。很快生米就煮成熟饭了,到时候他们不吃也得吃。
    “电告外交部,告诉英法米,我目前不在江宁,等我回来之后会当面向他们解释。先稳住对方。”
    “第三件事情,湘湖的接收工作已经要结束了,彭司令那边准备继续向西南进攻。他想问总统如何处置粤西的太平军。”
    对于太平军尤其是现在的圣王,董书恒的态度之前确实有些说不清楚。
    这也难怪彭玉麟会不知如何应对。
    彭玉麟的报告中说明准备同时向贵州和粤西进军。
    贵州那边已经有几个府被复兴军占据。栽花计划中一共有三个点:一个在云省,一个在黔州,还有一个在川南。
    这三个点已经提前起事,以云省的龙开云部发展的最好,已经占据了云省西南四府之地。不过却没有攻破昆明的防线,现在与清军形成了对峙之势。
    这三个独立的纵队还是缺乏重火力,在一开始的时候,攻势迅猛,但是后期乏力,当地官府反应过来之后在重要的城池关隘中布置重兵,他们就很难攻破了。
    但是他们却吸引了大量的敌军兵力,为主力部队进入之后快速收复当地创造了条件。
    至于太平军那边,董书恒当初让文青给圣王送了一封信。
    也不知道圣王石达开能不能听得进去。
    在这封信中,董书恒劝说石到南掌或者缅甸去发展,同时他还给了石一幅地图。
    里面着重描写了恒河下游的富饶。
    他与石达开约定,如果复兴军要是打到了粤西,石达开到时候可以选择南下或者是与复兴军一决胜负。
    假如石达开要是南下的话,那么复兴军会给予必要的支持。
    不过,董书恒觉得这有提议些异想天开了。
    石达开应该是一个非常自负的男人。
    他不可能就这样听从董书恒的安排。
    算了,尽人事,听天命吧!
    “第四件事是左季高发来的,他想劝降三川总督骆秉章,到时候可能会许诺对方一些条件。”魏玉祥再次说道。
    对于骆秉章这个人,董书恒的观感还是不错的,算是一个比较务实的士大夫。
    虽然在思想上没有那么的创新,但是还算是一个能做事儿,肯做事儿的人,而且此人的人品也还不错。
    “告诉左季高,可以答应让他继续做三川军政府的总长,但是三川各府县的官员必须要接收复兴军政府的改制。”
    “另外,告诉左季高两个师的湘军可以放心用,他的脚步可以迈得快一些了。”
    董书恒一边听取魏玉祥的回报,一边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他。
    魏玉祥则一边汇报一边用笔在小本子上快速的记录。他用的是钢笔。
    这种新奇的笔还是董书恒从洋人哪里学来并加以改进的。
    刚开始的时候只是为了掩盖自己不擅长用毛笔的尴尬。
    但是这种笔的方便高效,让让它迅速地流传开来。
    甚至有人搞溯源,说这种笔跟先秦读书人使用的刻刀很像。给了那些排洋的文人一个完美的遮羞布。甚至有人专门开创了硬笔书法。
    魏玉祥准备好了文件会交给机要员护送着前往最近的电报站发出。
    复兴军的电报线路一直在搭设,但是根本就跟不上复兴军前进的脚步。
    复兴军年初的时候成立了一个新的部门叫邮政部,现在电报业务已经划到了邮政部下面的电报局,各地的电报站也基本上和邮政局在一个地方。
    复兴军取消了原本的已经荒废的驿传制度,各地的通信、邮寄事宜全部交给了邮政局负责。
    邮递员成了一个新的职业。当然邮递员中还有一类人比较特殊,他们就是机要员。
    政府之间的通信,涉及秘密事项的信件、物品往来都要通过机要传递。
    像现在给董书恒传递信件的人员都是专属的机要员,这些人还要接受侍从室的管辖。
    处理好这一波命令,队伍也休整好了,这次不要人来带路了,警卫团已经知道道路。
    董书恒一行人继续前进,目标还是那个温馨的小山谷。那里还有一个董书恒的小家。
    山谷之中,此时也复苏了生机,跟冬天的时候完全不同。
    吕飞燕抱着着已经五个月大的董华在小院中散步,小院中的一些花草都发出了嫩芽。
    梅花已经凋谢,现在只能看到新长出来到树叶。
    只有桃花开的娇艳欲滴,吕飞燕托着孩子的咯吱窝,将华儿向着桃花凑过去。
    小孩子喜欢鲜艳的东西。小手飞快地伸向最近的一朵桃花,白嫩的小手用力地扭下一朵粉红的小花。
    紧接着,这孩子就要将花儿塞到嘴中。
    还好,吕飞燕的反应比较快,一把抓住华儿的手。
    “臭小子,跟你父亲一样,是一个采花大盗。”
    吕飞燕轻轻地拍了一下儿子圆嘟嘟的胖屁股,还不忘贬斥一下董书恒。
    最近一段时间,吕飞燕已经复出工作了,太行纵队之前在进行整编,总部这里忙得要死。
    还得亏了吕飞燕出来帮忙,她考虑事情比总部的一帮男人要细致的多。
    同时太行山的军队改编以后,她就不再担任司令了。
    “司令,井陉发来的电报。”这时一身军装,飒爽英姿的鹃儿走了进来,手中拿着一份电报。
    太行山的内部以经建成了一套自己的电报网,现在只是还没有跟复兴军并网而已。
    但是对于太行上内部的传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这里虽然有道路但是弯弯绕绕,本来直线距离不远的两个地方,要是走路上的话,因为要绕过大山,所以可能需要走很久。
    但是山只要不是太高耸,电报线路都是可以拉过去的,这样为太行上内部的信息传递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不要再叫司令了,怎么又忘了。”吕飞燕撇了眼鹃儿,提醒道。然后看起了这份电报。
    看电报的时候,她的眼中流露出了难以抑制的喜悦。
    “哼,飞燕姐,不就是他要来了吗?你至于笑成这个样子吗?”鹃儿在一旁嗔怒道。
    “好了,鹃儿,咱们呀,很快就会推翻满清了,到时候我就帮你嫁了,嫁给睡呢?那个潘大个子怎么样?”每次鹃儿要喷董书恒,吕飞燕就会拿她嫁人的事情说事儿。
    “才不要嫁给那个傻大个子呢?”鹃儿帽檐下的巧脸一红,假装要走。
    董书恒来之前就已经传过命令,刚刚整编好的第十七、十八师,开到前线。
    十七师在涞源县集结,他们的目标是京城。十八师在平定县集结。准备进攻太原府。
    十七师的师长由彭书才担任,第十八师师长由闫丰担任。原本的纵队司令部也由此解散。
    这次安排之后,吕飞燕就正式退出军队了。鹃儿的女兵营纳入了总统府的警卫部队,依然跟在吕飞燕的身边。
    “哒哒哒……”密集的马蹄声在山谷内响起。
    吕飞燕抱着华儿来到了小镇的路口。
    上次董书恒过来的时候她还在月子当中,不能出房间迎接自己的夫君。
    这次,她已经恢复了原本的状态。
    她穿着素色的长裙,裙摆上绣着粉色的牡丹。就像是一个俏丽的小媳妇儿一样,在小镇的入口等着自己的夫君。
    董书恒骑马跑在队伍的最前面,一身贴身的军装,身下是神骏的大黑。帽檐下是一张剑眉星目、棱角分明的脸庞。
    他还是一个青年,就达到了许多人一辈子都没有达到的高度。
    自古美女爱英雄。吕飞燕紧盯着骑着马不断靠近的丈夫。刚刚“失业”的失落感一扫而空。
    她突然觉得守在夫君的身边也是蛮好的。
    人都是会变的,以前的她喜欢自由,有自己的理想报复。
    现在有了孩子,她却又想守在心爱的人身边,相夫教子。
    在董书恒的眼中,以前的吕飞燕像是一朵骄傲的雪莲花,现在的她则更像是一朵成熟的牡丹,变得更加有魅力。
    “飞燕。”董书恒飞身下马,小跑到吕飞燕的身边,抓起她的手,从他的怀中结过了华儿。
    “呀,这孩子长得好快啊!”董书恒感叹道。
    “小孩子就是这样的,吃睡睡吃,自然长得快。”孩子到了董书恒的怀中明显不适应,大概是觉得远离了母乳的味道了,扯着小嘴就要哭起来了。
    董书恒赶紧又将孩子还了回去。孩子回到了吕飞燕的怀中,立马恢复了原状,仿佛是自带表情包。果然是有奶便是娘。
    “鹃儿,去安置一下警卫团。”董书恒吩咐道。然后拉着跟吕飞燕一家三口一起回小院。
    剩下鹃儿站在那里嘟着小嘴。
    潘起亮骑在马上看着她。心想这姑娘长得真俊。
    “看什么看,自己不知道军营在哪吗?”说完鹃儿迈步离开,潘起亮赶紧带着人跟上。
    董书恒在山谷住了一天,给两个师的军官做了战前的最后安排。
    进攻山西的第十八师,董书恒不是很担心,山西那里几乎没有什么能打的清军了。
    十八师只要一座城一座城稳扎稳打就不会有什么意外。
    董书恒准备随着彭书才的十九师一起出发,他们的目标是直插京城。
    之所以军队在涞源县集结,就是因为涞源县是在京城的正西方向,有道路直达京师。
    最后的决战即将打响,这个时候在中原,一个巨大的阴谋正在酝酿。
    开封府巡抚衙门,英桂焦虑地坐在桌案后面。
    他手下的几个重要将领基本上都在。
    北面复兴军的第七师已经打下了卫辉府,随时可能渡河南下,南面的复兴军第一师已经打到许州、陈州。
    开封府守不住了。英桂的心中非常的清楚,他准备西撤,但是现在的情况是怎么撤?
    直接就这么撤的话,自己的手下不一定跑得过复兴军。
    英桂的书房之中,心腹将领以及文官,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没有人能够说道点子上。
    “巡抚大人,末将有一个点子,只是不知当不当讲?”这时黄浩站出来说道。
    英桂已经将所有的兵力都撤回了开封。黄浩自然也带着所部撤了回来。
    “黄提督请讲,现在大家正是同舟共济的时候,有什么不好讲的。”
    黄浩起身拱手道:“大人,有没有想过用水攻,现在黄河融冰,正进入春汛时期。”
    黄浩点到即止,众人都是一脸的震惊。
    这个主意太毒了,要是真的做了,有可能是要遗臭万年的。
    看到众人的表情怪异,黄浩心中非常不屑,这些人什么样的坏事没干过,这个时候倒是要装起圣人了。
    于是他又补充道:“大人,自古以来水攻的案例比比皆是,我只见人们评说诸葛孔明,谋士无双,未见有人说起水攻有伤天和的。”
    英桂真的心动了,但是他未当着众人的面答应黄浩。
    而是在众人都离开了之后又叫人将黄浩给招了回来。
    接着二人商量了炸开黄河的细节。
    也许是咸丰五年黄河终有一劫,逃不过去。
    咸丰五年四月一日,董书恒带着地十九师从西面攻入京城。
    弈忻带着京城五营人马在城破之后投降。董书恒指挥军队控制京城。
    皇城在弈的带领些随即告破。
    复兴军在京城施行戒严,禁止一切人员出入。
    翌日,黄河决口的消息传到京城。
    英桂带领手下军队向西逃跑,临行前,其手下将领黄浩在开封下游北岸的铜瓦厢以及南岸的赵皮寨同时炸开河堤。
    汹涌的河水就如同脱离笼子的野兽一般四处肆虐。因为北岸的地势更低。所以南岸的水势渐缓,河水全部向北岸流去,原本的河道下游断流。
    北岸的直隶大名府以及山东的北部受灾最为严重。
    董书恒得到消息之后心中震惊无比。
    随即下令山东地方全力救灾,同时下令江宁留守政府,组织船队从运河运送物资北上支援灾区。
    同时命令水利部派人前去调查黄河决口后的情况,有无围堵的可能性。
    命令到达之后,冯道利老先生拖着病躯坚持亲自带队乘坐运河的快船前去探查。
    军政府总部做出了全面响应,各个部门将救灾放在第一位,各路军队的进攻也因此放缓。
    桂中行已经两天没有合眼了,山东的受灾情况最为严重。
    初步的统计结果已经出来了,山东遭受水灾面积最大,曹州、济南、东昌等三府十余州县受灾程度严重,全省仅受灾六分以上的重灾区的难民就超过300万人。
    这还是春季,上游雨水不多,要是夏季的话,灾情将会更加严重。
    这是还是这几年山东大量移民出去的结果。
    ps:加快点速度,把这一卷给结束掉。太容易踩到点了。求票!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