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清朝做盐商 - 第一三三章 兵至京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林凤祥能够猜出胜宝的想法,所以他必须跟胜宝抢时间,他留下了5000兵马驻守廊坊,拦截胜宝。
    这支兵马由李开芳率领,他必须要在此处阻击胜宝两天时间,让林凤祥能够挺进到北京的外围。
    “老李,时间到了,你一定要想办法突围道通州跟我们汇合。”林凤祥认真地交代到。
    这次留下来担任阻击任务非常的危险,很有可能会全军覆没。
    本来林凤祥并不想让刘开芳留下,自己的这个老兄弟打仗勇猛,但是太过刚烈,林凤祥担心到了最后的时刻,李开芳会选择玉石俱焚。
    不过,除了李开芳,没人能够镇得住留下的圣兵。
    殿后的军队,士气非常的重要。而自己这边恰恰只有李开芳能够起到提升士气的作用。因为李开芳和他是北伐军的两名主要将领。
    李开芳在廊坊使用了太平军常用的方法——男女分馆。
    由于时间紧张,李开芳把所有的男丁集中起来,他们的家眷被看管起来,实际上是作为人质。这样李开芳就有了几万守城壮丁。
    然后把这些男丁分成小队夹杂在太平军中守城。
    廊坊是进京的必经道路。当胜保赶到廊坊之后碰到了李开芳这只拦路虎。大战一触即发,胜保如果绕路进京的话,必将浪费大量的时间,而且身后放着李开芳这只大军也不安全。
    盘算来,盘算去还是要把这只拦路虎给拿下。
    时间紧迫,胜保的打法跟太平军的很像,就是不要命地对着一个点猛杀猛打。
    其实,胜保最好是等后面的步兵都上来再进攻,但是他没那个时间啊,只能边打边等。
    廊坊的攻防战打的非常的惨烈,胜保也是拼了,与其自己被朝廷治罪,不如让手下的士兵跟太平军拼命。
    另外一边,林凤祥率领着三万多大军一路向北杀去,直奔运河重点的通州。
    通州在京城的东面,正对着北京的东安门,是京杭大运河的终点,也是进京物资的重要中转站。从通州再往西四五十里地就是北京城了。
    当太平军打到廊坊的时候,整个北京城就像遭遇十二级地震一般。
    许多人想到了明朝末年,李自成兵至京城时的情景。
    咸丰帝呆坐在自己的龙椅上,计划是他制定的,可是现实却没有向着他希望的方向发展。
    整个大清的叛贼好像地鼠一般,一会儿冒出来一个,而且现在都是围着京城的周边冒出来。
    他现在是没辙了,只能指望手下的大臣们。
    “皇上,胜保剿匪不力,让发匪北窜,请陛下下旨将其拿办。”一名御史出列说道,这个时候,沉默显然是不行的了,作为嘴炮党的御史必须率先出来刷一波存在。
    “现在正是用人之际,如何能够治领兵大将的罪呢?让谁去跟发匪作战?陛下,依臣之见,可以派人申斥胜保,允其戴罪立功。然后调集兵马全力保护京城安全才是。”
    这事军机大臣杜翰出列说道。
    “杜爱卿所言甚是。恭亲王,朕命你组织京城的旗丁上城防守。所有在册的八旗兵丁全部都要上城,朝廷养了他们这么多年,也该是他们出力的时候了。”咸丰帝看向在一边低头不语的恭亲王说道。
    这个六弟不是自称有才吗?那这次就给你点担子。
    恭亲王出列应诺。心里面早已经骂开了:“现在八旗兵丁那里还有点兵丁的样子啊。让自己去组织他们,光是那些八旗老娘们儿的口水都能够把自己淹死了。这纯粹就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嘛!”
    不过吐槽归吐槽,在这个当口,恭亲王也不敢表现出来。只能够默默地吃了这个哑巴亏。
    “陛下,臣觉得应该急令僧格林沁率军直接回京城,与胜保部前后夹击太平军。”瑞麟说道。
    “嗯,准奏,传旨给僧格林沁,让他火速赶往京城东门外布防。众位卿家还有什么建议。”
    “陛下,京中现在尚有几万流民,城外更是有流民十几万。这些人容易被发匪蛊惑,还望陛下能够下旨将其集中收容管理,筹措物资进行接济。”户部尚书孙瑞珍出列建议道,他这些天被钱粮的事情弄得心灰意冷。
    所以就索性站出来把这个敏感的事情说出来,到时候哪怕是被罢官了也无所谓。
    咸丰帝沉吟了一会儿,底下的其他官员没有一个站出来就此发表意见。因为这个问题接下来就是钱粮的问题,所以大家都在极力规避。
    “既然孙爱卿提出了这个问题,那么孙爱卿可有解决之策?”咸丰又把问题抛给了孙瑞珍。
    孙瑞珍心想,你这个皇帝也太不负责任了,事情还不都是你搞出来的?要不去查抄淮海公司,京城的物资供应就不会出现短缺,自然也就没有现在一档子事情。说不定长毛也不会打到京城来。
    现在事情闹大了,又想起手下的大臣了。这是典型的甩锅行为啊。
    孙瑞珍反正是抱着辞官归田的打算了,难得的光棍一回:“陛下,要想解决当前的流民危机,有两个方法,一个是由京城王公大臣、大户筹集粮食救济百姓;第二就是下旨撤销对淮海公司的调查,让淮海公司恢复为京城送粮,现在只有他们手中有粮食,而且有能力送到京城里来。”
    此话一出满堂皆惊,当即有人义愤填膺地站出来指责道:“孙瑞珍,你竟然为淮海军这种叛贼张目,原来你就是那个淮海军在朝中的内应。”
    “孙瑞珍,你勾结叛匪,请皇上将他拿下问罪。”
    ……
    孙瑞珍也是在朝中浸淫多年,这种嘴脸看的多了。这些人哪里是针对自己所说的第二条关于淮海公司的建议。
    其实是因为自己讲出的第一条由各家筹集粮食救济百姓的提议。京城现在物资短缺到这种地步,也没见哪个王公大臣拿出粮食来救济百姓。
    北京城外的农庄全部掌握在这些人的手中,只有他们的手中有粮食,可是这些人自私自利,目光短浅。
    孙瑞珍想到明史上面关于李自成打到北京城外时的记载。那时皇亲国戚跟现在王公大臣们的嘴脸大概是一个样子的吧。
    只见孙瑞珍缓缓地将自己的顶戴花翎,摘了下来,放在身侧的御道上,跪下行礼道:“请陛下治罪!”
    咸丰身为帝王如何不明白底下这一出戏。但是他现在还不好下决断,因为江苏吉尔杭阿的消息还没传来。
    按理说,按照计划实行的话,应该有结果了,前几天倒是传回了董书恒被炸死的密报,但是却没有后续的消息了。
    从刚才王公大臣那一波表演来看,从他们的手中抢食显然是行不通的。
    “孙爱卿还请起身,朕不会因言治罪,况且孙爱卿的忠心,朕是清楚的。”说着给边上的太监使了个眼色,立即有太监将孙瑞珍给扶了起来。
    “传旨,令顺天府、内务府收拢城内流民。从内库支取一部分的存粮,先行救济。等城外的长毛散去,再遣返原籍。”咸丰说道。他没提城外的流民,那数量太多了,现在朝廷也没有精力去管。
    大朝会上都是扯皮,决定不了什么事情。朝会散去之后,咸丰把几位军机大臣都留了下来。
    问题终归要解决。回到内书房后,咸丰准备换身便服。这个时候赫敏突然出现。
    “皇上,奴才该死,差没有办好,那个董书恒没死。”
    “什么?没死!你是怎么保证的?”这个消息对咸丰来说比太平军打到京城还要坏。
    “皇上,都是奴才办事不利,不知为何,那个董书恒只是受了伤,这几天一直没有出现,底下办差的小的们就以为他死了。当时马车确实被炸的粉碎,为此我们还死了一个密探。”赫敏没有求饶,他知道自己这位主子的性子。
    自己主动认罪还有一线生机,要是求饶的话,估计会必死无疑。
    “那吉尔杭阿呢?他又怎么样?怎么没消息。”
    “我们的人也联系不上他了,当初跟在他身边的人也都失联了。”赫敏禀报道。
    咸丰向后退了几步,跌坐在榻上。
    完了,一切都完了,江苏的谋划是一切的前提。现在那边失败了,所以一切都结束了。
    董书恒没死,他会怎么做呢?要是他跟太平军联合起来造反,自己顶得住吗?
    西边的湘军楚军被太平军挡住,暂时指望不上。整个北方已经无兵可用了,如果淮海军北上,那么怎么办?
    咸丰现在已经到了要考虑大清江山存续的地步了。
    “让军机大臣们等一等,我一会儿再过去。”咸丰对着留在外间的太监说道。
    “赫敏,淮海军现在有什么动静?”咸丰问道。
    “淮海军现在好像在向安徽和江西进军,对外说是要剿匪。”赫敏说道,淮海军的这些动作都是大张旗鼓地进行,很容易就能够探查到。
    “没有进入河南、山东北上?”咸丰追问道。
    “没有,淮海军的主力现在都在徐州和天京周边,如果有大的变动我们还是能够探查到的。”赫敏说道。
    当然,赫敏又犯了一个错误,他忽略了淮海军是有水师的,当然以他们的眼界还考虑不到海上的情况。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