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美漫世界有一个商店 - 第033章 卓不怖罪而鸱张大语,宜以召不时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33章卓不怖罪而鸱张大语,宜以召不时至,陈军法斩之
    崔寔带着一腔忧国忧民的心和积累了半生的农业知识来到了五原郡(今内蒙古自治区河套北部和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西部地区),任太守职。
    那时的五原郡,经历了王莽新朝、南北匈奴激战以及汉匈交战,百姓贫苦不堪。
    崔寔便四处走访,探视民情,发现五原郡地处边陲,冬天寒冷而漫长,老百姓没有足够御寒的衣服穿,就睡于草窝之中,见地方官吏时则“衣草而出”。
    虽然那里的土壤适宜种植麻等纤维作物,但民间却不纺织……环境的恶劣不可怕,可怕的是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崔寔决心带领五原郡的人民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
    他先是变卖了自己所有的财产,然后用得来的财产买来纺织机器,并邀请中原纺织名师教百姓纺织技法,同时下令郡内广泛种麻。
    从此,五原郡地区种麻、纺织蔚然成风,百姓的生产、生活渐渐改善。
    后来,在五原出现了许多专用于沤麻的池塘,麻池这一地方俗名也由此而来。
    由于在五原政绩卓著,崔寔又被推荐为带有边防重任的辽东太守,不幸的是,在赴任途中,他的母亲病故了。
    回乡,为母行丧;丧满,升为尚书;遇党祸,免归。《四民月令》就在崔寔家居洛阳时诞生了。
    这本用“月令”体裁写成的古代农书与《汜胜之书》齐名。
    崔寔按照一年十二个月的次序,将一个家庭中的事务分作三大类:一是家庭生产和交换;二是家庭生活,包括祭祀、医药养生、子弟教育、住房和器物修缮收藏等;三是社会交往。
    这三大类中,他着重强调的是家庭生产的交换。
    比如,一月,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正月,“雨水中,地气上腾,土长冒橛,陈根可拔,可种春麦、瓜、芥、葵、大小葱等。
    林木方面,可移竹、桐、松等树;蚕桑加工方面,令女红促织布、令典馈酿春酒、作诸酱等。”
    农历二月,阴冻毕释。
    春分中,雷且发声,玄鸟巢。可种禾、大豆、苴麻、胡麻、地黄等。
    到了农历三月,就“清明谷雨杏花盛了,时雨降,可种胡豆、胡麻。
    昏参夕,桑椹赤,可种大豆;三月桃花盛,农人候时而种也,利沟渎。
    清明后十日封生姜,至立夏后芽出,可种之……”。
    崔寔不迷信,所以他的《四民月令》非常务实。
    在写到农田水利方面时,他坚持“人力足以改造自然”的主张,极力称颂“史起引漳水灌邺、李冰凿离堆通三江,秦开郑国,汉作白沟”,主张“崇堤防以御水害”。
    这实际上就是与传统思想,即荀况的《天论》一脉相承的反天命观点。
    崔寔还是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
    在述正月“陈根可拔”时,他自注“此京师洛阳地区之法,其冀州远郡各以其寒暑早晏,不拘于此”m.
    述二月种植禾,三月种粳稻,四月种大小豆,自注均提到“美田欲稀,薄田欲调”。
    就是说,对农事操作,要随时、随地、随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有趣的是,以农为本,商业起家崔寔在其另一代表作《政论》中,却是这么说:“农桑勤而利薄,工商逸而入厚”。
    “一谷不登,则饥馁流死”。
    “国以民为根,民以谷为命,命尽则根拔,根拔则本颠,此最国家之毒忧……”
    可见崔寔有着根深蒂固的农本思想。
    崔寔在为母守孝期满升任尚书的这一年,不可避免地惹上了党祸官司,免归乡里。
    灵帝建宁三年,患病身亡。
    而这么一个出身贵族、官居尚书,有着丰富生产经营经验的农学家,死时却家徒四壁,连棺木都买不起,幸有众好友相助,才得以安葬。
    ......
    公元144年,汉顺帝死后,梁太后抱着2岁的儿子继位,定位为冲帝。
    冲帝在位一年便夭折了。
    梁太后与大将军梁冀(顺帝皇后之兄)密谋,选中8岁的质帝称帝。
    年仅10岁的质帝看不惯梁冀独断专权,当面称梁冀为跋扈将军。
    梁冀一恨之下投毒杀害质帝。
    建和二年(公元147年),15岁的刘志继位,称桓帝。
    延熹二年(公元159年),梁太后去世,梁冀失去依靠,桓帝发动宫廷政变杀梁冀,梁冀满门遭斩。
    因为崔寔曾为大将军梁冀的司马,因此受株连被禁锢数年。
    这时北方匈奴势利逐渐被鲜卑代替,鲜卑屡屡侵犯边境,经司空黄琼推荐,崔寔再次被起用为辽东太守。
    不久因母亲去世获准归葬行孝,服丧过后,崔寔被拜为尚书。
    这一时期发生“党锢之争”,汉桓帝时期,外戚与宦官的争权夺利愈演愈烈。
    以李膺、陈蕃为首的官僚集团,与以郭泰为首的太学生联合起来,结成朋党,猛烈抨击宦官的黑暗统治。
    宦官依靠皇权,两次向党人发动大规模和残酷破孩活动,并最终使大部分党人禁锢终身。
    崔寔看到很多无辜的人被杀,自己又无能为力,只好称病告老归田。
    包头故地父母官崔寔虽是朝廷高官,但是他两袖清风,家境贫寒,建宁三年(公元170年),崔寔去世。
    去世时家中一无所有,《后汉书·崔骃传》中称“家徒四壁,无以殡殓”。
    留下的只是空空四座墙壁,既没有家具陈设,也没有金银财宝。
    他生前的好友光禄勋杨赐和太仆袁逢等人合起来出资才买下棺椁将崔寔埋葬,曾为包头故地五原太守的崔寔才得以入土为安。
    ......
    回到原来的话题,周文文继续往资治通鉴上看:
    『夏,四月,庚戌,大雨雹。』
    『五月,太慰邓盛罢;以太仆河南张延为太尉。』
    『六月,以讨张角功,封中常侍张让等十二人为列侯。』
    ......
    未完待续
    求推荐求订阅求收藏。
    新人新书,求支持。
    第034章预告帝造万金堂于西园,引司农金钱、缯帛牣积堂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