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帝业 - 第二十五章 西进秦州(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武都太守归顺之后,燧军给他安排了一顶偏帐。
    此刻,帐内,一盏烛火,两道人影相对跪坐,武都太守正在给魏骥煮茶。
    “我也是今日才知道,原来喝茶的行家是大王,这两斤茶叶是大王此番出征带出来的,已经全部赏给我过过嘴瘾。这小茶壶和小炉子也是大王一并赏赐的,二月的天气,最适合喝茶了。”
    一边说着,他一边摆弄着茶壶。虽然已过冬季,但气温还没有完全回暖,夜间的气温尤其低。
    “太守是因为茶叶才效忠燧王的吗?”魏骥端起茶盏,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分不清是嘲讽还是真的这么以为。
    武都太守也不在意,自顾自说道:“文郃,你看看,燧王的三万大军进驻河池,不仅不占百姓的一寸土地,入城之后更是对百姓秋毫无犯。且,他已和我袒露心迹,待武都克复,继续由我来治民。郡内诸事,除却恶豪之辈,其他人,燧王一个都不会动。”
    魏骥默默饮茶不语。
    武都太守接着唏嘘道:“文郃,你我皆知,乱世降临,雒阳天子尚且自身难保,如何能奢求天子救百姓于水火。观武都周围,唯秦州容畿,汉中西门靓,雍州燧王三方,武都若想避免战火,必须要择一而忠之。”
    “秦州容畿自是不必多言,此人无天子敕封,悍然称王造反,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汉中西门靓,自身深陷泥潭,一州之地尚无,如何能保全武都。唯有燧王聂嗣,他已得一州基业,对外扩张,其兵强马壮,人心用命。且燧王在雍州安民除害,收效甚为出众。武都百姓只有投效燧国,方才能在乱世生存。”
    魏骥将茶盏放下,说道:“可燧王也有野心。”
    武都太守嗤笑,“乱世,谁没有野心。有的人天生为王,有的人落草为寇。燧王过往的做法虽然有些偏激,但是文郃,你若是放眼天下百姓,便能知道他为什么那么做。远的不说,单说武都,前两年朝廷一年多次征收税赋,百姓过成什么样子,你心里没数吗?”
    魏骥抿抿嘴唇,低头不语。
    见此,武都太守接着说道:“酆朝四百年基业,已经渐渐走到末路,将来谁主天下,犹未可知。此时正是英雄用武之时,文郃,我知你有大才,所以一再向大王举荐你。你若能抓住机会,将来未尝不能封侯荫子,光耀门楣。”
    魏骥好笑的问:“太守这么认定燧王能主天下?”
    “这个我不能认定。”武都太守先是肯定,接着说,“但是到目前为止,我觉得天下还没谁能比燧王更有潜力。”
    说完,武都太守也没有继续劝魏骥效忠聂嗣。有些话点到即止便行,有时候言多必失。以魏骥的聪明,自然能够分清形势。
    “让我再想想吧,我还想再看看。”魏骥轻轻一叹,言道:“请太守给我些时间。”
    “大王一定会给你时间。”武都太守笑着道。
    武都郡境内,基本上全都是山,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一眼望去全都是连绵不绝的山脉。这些山的高度还不低,据聂嗣目测,最低的山峰也有一千米左右的海拔。
    在这里行军,基本上是走完山道,然后就顺着汉水的支流向西而去。
    不管什么时代,建造城池都是靠近水源平原所在,更何况境内多为山峰的武都。
    翌日,窦蔑继续统率五千先锋军,先一步离开河池,在前方为大军开路。
    后方,聂嗣留下五千人镇守河池,防备汉中西门靓派兵走沮县和武兴一带北上截断自己后路。
    而后,他率领两万兵马,在后方缓缓推进。
    一路走来,聂嗣眉头皱成一团乱麻。
    “不得百里之耕地,武都百姓如何得活?”
    山地多,意味着平原少,平原少,意味着耕地少。一路走来,聂嗣就没怎么见过大面积的耕地。偶尔见到一些开垦的田地也荒废的不成样子,完全不能耕种。
    公羊瑜左顾右盼,摇摇头,说道:“武都位在秦岭,耕地本就稀少,百姓大多以打猎为生。”
    不要以为出现一个城池,你就能看见所谓的繁华。似武都这样的穷郡,就算是郡治下辨,那也是破烂不堪,街道上也不会有几个行人存在。
    所谓青砖黛瓦,白玉壁柱,飞龙沿旗,钟鸣雀音,那是中原一带的大城,或者是豪富之地的情况。
    武都郡的城池,简陋的来说,就是泥地、朽木、破裳,粗狂。总结而言,就是一个字,穷。
    这里的百姓之所以穷,并非是他们懒,而是因为山脉将外界和武都彻底隔绝。
    换句话说,这里的百姓过着‘自给自足’的日子。种地吃粮,打猎换钱,购买食盐,至于衣裳,可以自己用蚕丝换取粗布,或者干脆自己制作粗布。
    这种经济模式,在战争面前和纸糊的一样,容畿的兵马打进武都郡后,百姓瞬间崩溃,四散而逃。
    大军路过一处近水的村落,里面已经没有人烟,茅草屋倒在地上沾湿河水。
    “这里的人,应该都已经逃进山里。”跟在聂嗣身边做郎将的魏骥主动开口解释。
    他打算观察聂嗣一段时间,所以答应给聂嗣做事。而聂嗣也需要安抚武都官吏,所以将魏骥暂时留在身边。
    双方虽未言明,但心有灵犀。
    “武都的户籍人口不多吧。”聂嗣道。
    魏骥颔首,“最多的时候,也不过是两万户人家。”
    果然,两万户,撑死也就在十万人左右。
    聂嗣宽慰道:“等赶跑容畿,人们会自己回来。”
    武都郡爆发战争的时候,聂垣率领的兵马也从都卢进入略阳,而后在几日内发动突袭,悄无声息的拿下阿阳。
    容畿的兵力大都布置在陇关道一线和南面的武都一线,对于北面的阿阳城,防守自然是十分松懈。更何况,六盘山脉和秦岭山脉交错纵横,信息传达不便,阿阳失守的消息就好像蚊子掉进海里一样,根本没有任何的动静。
    而这,正是燧军要的效果。
    “诸位,阿阳已下,现在我们要继续往南推进,进天水郡拿下兴国,而后转道向东,再次攻进略阳郡,拿下略阳城后,奔袭陇城,截断陇关道,包围陇关的三万贼军。届时,陇关外的庄布将军会和我们里应外合,共同破贼。”
    厚实的帐篷里面,聂垣和一众部将讲述着攻打方向。
    有人问道:“将军,如果要这么打,重在时间和行军脚力,而一旦我们走得太快,孤军深入,后勤粮秣如何送达?”
    “问得非常好。”聂垣看着那部将,说道:“所以,我们只能准备半月的干粮,一路奔袭。因为从本将率军进入阿阳开始,陇关外的庄布将军会等我们半月,半月之内,我们必须要抵达陇城,与庄布将军共击陇关贼军。如果我们不能按时抵达,那么计划将会失败,到时候我们将会一败涂地,而庄布将军在没有我们的帮助下猛攻陇关,必将会损失惨重。”
    众将顿时一默,这个计划太危险了。
    见状,聂垣道:“你们平时一个个自诩麒麟军精锐,怎么到这个时候反而退缩了。我告诉你们,这次大王率领三万新军南下武都,一旦让新军抢走风头,大王到时候就会给新军赐下行军旗!”
    闻言,众人纷纷一滞。
    大王一旦赐下行军旗,那兵马的意义将会完全不同。比如他们麒麟军,作为大王的嫡系兵马,吃穿用度,兵器甲胄,战马粮秣,甚至于奖赏待遇,从来不差。
    如果这一次不是武都的情况突发,麒麟军会接受三万新军,扩编至五万人马。
    如果,再次出现一个成建制的军团,那么他们在大王心中的地位必然不复从前。
    “将军,我们才是大王的利剑!”有人开口。
    “不错,将军下令罢,我们可不会输给那群新军!”
    “请将军下令!”
    部将纷纷表态。
    见此,聂垣点点头,说道:“我仔细派人勘察过,略阳境内,除却陇关难攻,其余的略阳、陇城,都并非坚城。因此,我决定放弃大型攻城器械,所有人轻装简从,奔袭陇城!”
    “唯!”
    因略阳境内多为山道,聂垣想带着大型攻城器械奔袭也不现实。
    次日,聂垣率领万人,带足半月干粮,自阿阳出发,先奔向天水郡内的兴国县。
    兴国不过是一座小城,而且里面没有任何的驻兵,聂垣轻松拿下兴国,顺便动手抢光兴国的官仓,让士卒们饱餐一顿。因为聂嗣的命令,燧军从不敢打扰百姓,故而在将兴国的官吏全部拿下之后,聂垣稍作整顿,再次率军转道向东,进入略阳郡。
    三日后,聂垣袭击略阳城。此时此刻,略阳城内仅有五百兵马守城,根本抵挡不住,聂垣再度拿下略阳城。
    拿下略阳城后,三军士气微微高涨,因为他们再往前便能抵达陇城,只要打下陇城,陇关道就会被截断。
    陇关道,指的是陇关到陇城这一段的山路,陇关想要获得粮秣补给,必须要走陇关道。
    燧军拿下陇城,便能关门打狗,反包围陇关的三万贼军。
    这就是燧军原本的破陇关计划,由庄布在陇关外面吸引,聂垣率军大迂回,狠插陇关的贼军后路,进而将其歼灭在陇关道。
    从聂垣目前的进度来看,计划进行的还不错。
    但,在聂垣离开略阳,向着陇城挺进开始,难度骤然倍增。
    原因很简单,陇城是补给陇关的粮秣兵马中转站,周围日夜都有骑士巡逻和运粮队伍来往。
    从此,燧军的踪迹难以掩盖,战争不可避免。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